来自德国的“小提琴女神”索菲·穆特
NYS

穆特是举世闻名的德国小提琴演奏家,五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仅过两年就获得了德国少年音乐比赛的“特殊音乐奖”,被誉为神童。穆特的国际演艺生涯一开始,便遇到指挥大师赫伯特·冯·卡拉扬的赏识与提携。十三岁那年,穆特作为独奏演员同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乐团一起参加了一九七七年的萨尔斯堡威特逊音乐节的演出,确立了穆特的国际声誉。此后穆特作为交响乐团的独奏、室内音乐家到处受到邀请。她与世界最著名的交响团有各种合作,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等地都进行过巡回演出,是世界各类著名艺术节的常客。穆特演奏的唱片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包括美国的格莱美奖,荷兰的爱迪生奖。穆特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执教多年。她还是国际小提琴协会的主席。穆特由于美貌出众,形象被制成大幅彩色照片广为传播,成了小提琴的象征,被誉为“小提琴女神”。
据说,在穆特艺术生涯的每一个关口,几乎都是莫扎特的作品给她带来艺术上的惊奇。
穆特6岁是开始接触莫扎特,第一次被莫扎特的音乐倾倒。
而她第一次与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也是莫扎特的《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次合作不仅让卡拉扬看中了这位小提琴才女,不断邀请她与其合作,而从此穆特的名字开始名扬世界,那时她只有13岁。
对于莫扎特的作品,在穆特的人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记忆,1995年8月穆特当时的丈夫温德里奇突然死于癌症,为了纪念亡夫,她在柏林爱乐大厅举办演奏会,其中选择了莫扎特的《e小调奏鸣曲》,这是莫扎特在母亲
1778年逝世之后不久创作的。而穆特的视角从亲人的诀别切入,与自己的丧夫之痛产生强烈共鸣。平时演奏莫扎特常有的妩媚雅致让位给沉痛哀思,第二乐章中天使般静谧的安慰也变得呜咽哽塞。丈夫的去世,让穆特感受到生活坎坷,她的琴声更加成熟。
而在以前她出版的唱片中也有一首作品与亲人有关,那就是与现任丈夫、指挥大师、作曲家和钢琴家普列文以及大提琴手达尼-米勒-绍合作莫扎特钢琴三重奏,这也是穆特和普列文夫妇的杰作。穆特说:“老实说,我选了以小提琴演奏为主的曲子。普雷温本身也是一位很受欢迎的演奏名家,他认为这些莫扎特三重奏中的某些曲段实在是太难了。”而穆特勇于为丈夫担当重任,也是因为莫扎特在自己的生活中的重要。
穆特这样解释莫扎特对于她的影响:“当今很多人就一味顾着玩技巧,怎样乖僻怎样演奏,他们忽视了莫扎特作品中的典雅、纯净和质朴。莫扎特的音乐其实就是人类灵魂的X光———明确告诉大家里面有什么、没有什么!”这就是她心灵中的莫扎特,纯净的莫扎特。

有时候,很多人认为古典音乐应该有它的庄重典雅,但是随着演出市场最大商业化,古典音乐的包装也日趋商业化,而推销古典音乐要不要随着人们的审美眼光时尚起来,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穆特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进入时尚的行列,你不能不否认她的身着时尚服饰的照片是各大唱片店最耀眼的古典音乐招贴画,而她那紧裹身体的晚礼服也显现出她窈窕的身材,应该说,穆特是古典音乐行列中最为时尚的先锋。
时尚的先锋并不意味着她的音乐粗糙。在穆特的唱片中你能听到她包含情感的演奏,无论是贝多芬的激情、还是莫扎特的活泼纯净,还是勃拉姆斯的浑厚,还有现代音乐中独特的因素,在穆特的小提琴四根弦上都能闪现出火花。人如其乐、乐如其人,音乐美与形象美在木特身上有着极为和谐的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