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音乐考级
丁铌
据中央音乐学院主管考级和编撰的教师透露,从2010年开始,中央音乐学院音基教材将全面改革。针对应试性考级的弊端,明年的教材增加了难度,而且会更加注重音乐整体修养的培养,课程在短时间内不再能突击完成。
众所周知,设立音乐考级制度的初衷,是音乐界专家为了使得国内的业余音乐教育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所编定的一套规范、科学的考核办法。对普及广泛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懂得欣赏古典音乐而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一直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其实不光是业余音乐学习,就连专业院校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从技巧上来说,我国的孩子占有很多优势,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其实不光是音乐方面,在数理化方面,我国的小学程度也是领先的,但是否真正学有所用,我个人认为尚需验证。从专业音乐教育方面,我们国内有专业院校附小,附中,而国外基本没有,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成长教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知识的厚度,是无法演奏出音乐的内涵的。音乐应该是一种综合文化的提升和表现。在业余音乐学习方面,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孩子,有的甚至考过了8级,但只要你与他们交谈,就会发现他们在音乐知识方面简直是“白丁”。不但说不出乐曲是什么时期的作品,音乐风格,创作背景,结构以及作品理解,有些孩子甚至连乐曲的曲名,作者是谁都不知道。’’
有一个很可怕的例子,是来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已经考过4级,马上要去跳考6级,我为她做测试。这是一个手型很端正,坐姿也很正确的孩子,演奏库劳的小奏鸣曲。弹完第一页,就突然停住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老师没有教,因为考级时不会考到后面的。我听后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真不知道躺在地下的作曲家库劳如果听到了会有什么感受。
在国外,家长让孩子学琴更多的是为了智力开发,以及从小培养兴趣,帮助他们找到一个良好的爱好。学琴的孩子不学坏,是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国外的孩子可能技巧不如国内的学生,但是你却能感受到他懂音乐,他们在用音乐与你交谈。更何况,古典音乐只是众多音乐种类中的一种,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布鲁斯,以及各种世界音乐的元素都无处不在,使得学生可以自由的接触,并选择出自己所喜欢的类型,表达属于自己的声音。通过学习,音乐真正成为了他们表现自我,宣泄情绪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也是一种最好的精神治疗。
我一直认为只有喜欢的东西才会学好,学习应该是要先有fun(乐趣),才有动力。当然,必要的压力还是需要的,所以我并不排斥考级。虽然我个人认为艺术是一个无法量化的东西,就像英语学习一样,级别高并不代表你真的就能和英美人士熟练地沟通,但是也确实对于以往的学习起到了一个鉴定的作用。我相信所有家长的真正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学到东西,考级就像毕业证书那样来证明他的学习成绩。教琴应该教的是让孩子增添对于音乐学习的乐趣,和一种感受美好和享受生活的方式。所以我们的课堂上,即结合了所有考级中的音基内容,而又更注重的是学生对于音乐各种类别和音乐整体素质的培养。我们把作曲,配器,合奏,合唱以及音乐历史都融合到了我们的课堂中,以培养创造力为主要目标。而由于是中英双语授课,所以孩子无论在音乐还是英语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我们的师资有海归和外教,而来我们这里学习的孩子都是每周催着父母带着来的,更有甚者,原本有被考级伤害了的孩子,来我们这里学过一个阶段之后,自己又主动要求家长,要再继续考级,来证实自己的能力。每每碰到这种现象,我们都感到极大的欣慰。
如果音乐可以开启心灵之窗,让你发现自己的独特,让你具备领先一步的智商,让你习惯独立思考,让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音乐是爱,是温暖,是包容,是娱乐…愿你真心拥有它!我们在这里自豪地说,我们用音乐还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以及美丽的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