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opimg.kongfz.com.cn/20130713/1001920/1001920qgrTH0_b.jpg
对敏感期这个词以前并不陌生,上学的时候、幼教书籍中都有接触,近期在读孙瑞雪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作者对每个敏感期都列举了大量鲜活的实例,让我从书中对儿童敏感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给自己的实践性的指导,让自己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充分尊重生命的发展。书正读到沸点,已经迫不及待写一点感受和大家分享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3ZH00SIGG.gif手的重要性。婴儿出生时第一个能运动的器官就是口,婴儿就用这个他能够支配的器官唤醒了手——于是他不停的吃手,从而发现自己有手。当幼儿第一次有意识地向外界物体伸出他的手时,他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我庆幸在璇璇的小时候没有限制她的小手和口的探索)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4ZH00SIGG.gif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璇璇最近有一些表现,她画画的时候犹豫下笔,往往画的稍不顺心或者起笔不对就要求重新拿一张纸来画,一开始我觉得有点浪费纸,这种情况屡屡出现我又觉得是不是女儿太刻板了,非得有一个模板,这样子是不是说明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不够?)正当自己迷惑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才明白不必过多的担心,这是孩子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我们应该做的是不破坏孩子对完美的需求,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发现完整与残缺,建构起自己内在对美的需求。完美是人类美好的需求,保护了这一需求,也就保护了人类提升自己的需求。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5ZH00SIGG.gif放肆的语言。儿童成长到哪个阶段,就对哪些语言敏感,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当儿童发现语言可以变成一种力量时,在成人看来就成为了骂人的话。这个时候,与其说是儿童对丑的语言敏感,不如说成人自己对儿童的这类语言敏感。(读到这里,我想到有几天璇璇总是说‘狗臭屁、狗屎’等等我们认为非常不雅的话,这时我就纠正她这是不好听的话,很没有礼貌,有礼貌的孩子不应该这样说。我们总想把孩子培养成有素养的人,这是在父母面前说,万一在外人面前说,大人多没有面子啊。殊不知,越是这样限制,孩子越是顶风上。)很多骂人的语言被儿童使用,就是因为成人反应强烈,证实了语言的力量性。如果成人没有反应,儿童就不感兴趣了,大家不妨试一试。
这本书读着读着让人有了一双新的眼睛。过去不能看见的、不知道的,现在能够看见了、知道了。我觉得往后读还会给我更多的惊喜与发现,让我学会等待孩子,为孩子的完美需求提供支持与理解,为孩子的每一种状况欣赏和陶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