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指南》健康领域后,给老师们留了一个讨论话题——在幼儿园怎样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思考这个话题:为什么要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呢?大概有两点吧,一是幼儿的情绪特点;二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心理学都知道,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表现出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比较外露、极易冲动。比如说,小孩会因为没有吃到雪糕而苦恼不止,但是给她买一个玩具立刻又会破涕而笑;初到一个新环境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离开妈妈会大哭,这些都是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再比如小孩子会因为一件玩具争抢而打起架来,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哭不止,完全不会受周围是否有恶人看见自己的行为,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情绪的特点。再者,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就幼儿而言,情绪的安定、愉快是健康发展的基础。当幼儿情绪处于安定与愉快的状态下,机体会分泌对身体有益的物质,这有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发展;愉快的情绪还有助于幼儿积极探索环境,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以及产生良好适应行为的重要条件。
那么在幼儿园中,我们怎么做才会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呢?
第一,要为幼儿创设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温暖的、轻松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感受到关心、关爱,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多发现孩子的优点,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感受到周围的环境表现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幼儿的情绪也会变得健康、热情、有活力。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绪。
人的情绪情感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绪。比如,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快乐;用《迷路的小花鸭》、《对不起没关系》创设友爱的环境,让幼儿不知不觉中融入角色,从而引起情感上道德共鸣;通过绘本《手不是用来打人的》,引导幼儿学会友好和小朋友相处。
第三,教师要学会情绪自控
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导师,是幼儿模仿与学习的对象。教师要给幼儿愉快、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比如,生气的时候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当幼儿做错事情或者闹情绪时,首先应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呵斥、打骂,理智冷静的对待幼儿的情绪与态度。
第四,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每个孩子都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冲突或者挫折,从而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并设法引导。对于经常出现情绪波动的幼儿,教师既不能放弃教育要求,也不能简单急躁的对待,而应该针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原因和个别孩子的性格特点,随机采取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有效的干预措施,逐渐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第五,引导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教师不仅在幼儿园给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还应该引导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会情绪自控,在家庭中创设温暖、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得到安全感、归属感,从而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