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气象——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编辑 李 玉

(2009-10-17 13:21:41)
标签:

气运

茅店

鸡声

冰流

江春

唐诗三气象——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编辑李玉唐诗三气象——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wbr> <wbr> <wbr>编辑 <wbr>李 <wbr>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用三联诗说明盛、中、晚三个时期唐诗的不同气运:“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断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所谓“气运”,即不同的国家形势、时代精神,形成的诗歌不同的景象风貌。

盛唐气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中认为“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两句诗“从时序交替中表现出自然的理趣。”它描写了江南早春海天空阔、春意萌动的景象,显示出一种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气势。此种景象,此种气势,正是盛唐国力的象征,正是时代精神的写照,只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诗人才能写出,所以,胡应麟认为这两句诗只能属于盛唐,而不可能属于中晚唐,它表现的是典型的“盛唐气象”。

             原诗:《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千古名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中唐气象: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两句出自中唐于良史《冬日野望寄李赞府》。是中唐江山破残的写照。

 

 

        原诗:《冬日野望寄李赞府》于良史

             地际朝阳满,天边宿雾收。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北阙驰心极,南图尚旅游。

             登临思不已,何处得销愁。

  晚唐气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出自晚唐温庭筠《商山早行》。两句中无一动词,写出了游子的道路辛苦和羁旅愁思。

   宋代梅尧臣曾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要求举例说明,梅尧臣就举“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然后再反问欧阳修:“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原诗:《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名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三联诗的相同点:

   体裁都是五律;题材都写游人思乡;时间上都是冬末春初;都是黑夜将逝,白昼临近,但反映出的却是不一样的气象。

   我们学习唐诗为什么要研究诗的背景?因为唐代是一个盛衰反差极大的时代,几乎一夜间江河就改变了颜色,这看起来很偶然,其实早已寓于必然之中。连皇帝贵妃都把一个毛贼当成了不会翻天覆地的孩子,进而乌七八糟,掉以轻心,实际毛贼早已磨刀霍霍,伺机反扑了。这是流血的教训,到现在都值得吸取。

   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尽管如此,依然不能掩盖唐诗的万丈光芒!谨以此文送上对唐诗的敬意!                   

                                                2009年10月17日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