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总是在瓶子的顶部”

标签:
管理瓶颈管理瓶颈文化财经 |
分类: 管理文化 |
管理者:别让自己变成“瓶颈”
那些制约事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管理学家们将之称为“瓶颈”。
“瓶颈”主要是组织中的哪些人造成的?
对于这一问题,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有明确答案:“瓶颈总是在瓶子的顶部。”即:如果一个组织没有展现出宏伟的愿景与卓越的绩效,那一定是组织的主管成为了“瓶颈”。
首先是管理者自己要成为经营体,换句话说:如果工作的推进没有效果,管理者就要反思自己是否成为了“瓶颈”。
“瓶颈”,对于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企业,都可能存在。关键就在于领导者能否提前预防。
管理架构建立“倒三角形”,管理者自己就不会成为“瓶颈”
管理工作出现“瓶颈”,其原因就在于“瓶子的顶部”——部门管理者的思路没有突破。
一个是正三角形,“头儿”位于顶部,员工位于下面,如果客户有需求,要一层一层传递;员工在为客户服务时,也要一层一层“请示”。位于这个正三角形顶部的“头儿”,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瓶颈”!
“头儿”要想不成为“瓶颈”,就得建立倒三角形,让三角形最长的边——员工直接面对市场,“头儿”在基础的一端,为员工提供资源,而不是指示。
要让“倒三角形”变成了一个“漏斗”,最大范围、源源不断地捕捉到客户需求,最后在“漏斗”的底部生发出一个个有竞争力的方案。
“关键的少数”不能成为“瓶颈”
“瓶颈总是位于瓶子的顶部”,这与“80/20原则”的本质是一样的:关键的少数制约着次要的多数。管理者先成为自主经营体了,团队才有可能成为自主经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