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羊”养大了外国“虎”,不能再逼着民族品牌改嫁

(2009-07-18 11:22:09)
标签:

品牌

牛奶

文化

财经

分类: 品牌文化
中国“羊”养大了外国“虎”,不能再逼着民族品牌改嫁
   自从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后,中国乳业面临滑铁卢,价格几乎是在零利润的情况下,仍然是面临着淘汰局面,一项崇爱外国品牌的国人根本瞧不起国产品牌。
   今年7月15日,惠氏打响涨价第一枪,奶粉价格平均上涨7%,每罐最高提价20元。随后,雅培奶粉将价格提高约10%。7月16日,笔者在省会石家庄北国、东购、新百等大型超市采访发现,很多“妈妈”表示,即便洋奶粉涨价,但考虑到婴儿奶粉使用的衔接性,她们也只能无奈接受。

  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建中认为,三聚氰胺事件导致消费者更加青睐外资品牌,并产生依赖心理。洋品牌可能正是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态借机提高价格。 

  笔者在超市及奶粉专卖店看到,与洋奶粉涨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伊利、圣元、雅士利等国产奶粉均在进行购奶粉赠玩具、买二赠一等大规模促销活动。“国产奶粉目前大量积压。”王建中透露,据中国奶协去年11月的调研,全国奶粉库存超过30万吨;河北省6月份调查数据显示,奶粉库存积压已经超过1万吨。“此次涨价,显示出洋奶粉企业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越来越强的定价权,如此下去,国内乳业十分危险。”王建中对洋奶粉标榜“因成本提高涨价”的理由,表示不能理解。他说,奶粉主要是根据原材料成本来定价,目前,进口原料奶粉价格基本降了一半,其他原材料如乳清粉、营养素、包材等都没有涨价。

    中国“羊”很快就会被外资“虎”吃了,请求政府赶快出击挽救国产品牌吧,这不仅仅关系到中一个行业,也关系到中国“长城”是否牢固。因为外资品牌会用自己的优势随意行使权力,届时政府再去管,必然出现类似力拓案件那样的政治官司。

   挽救民族品牌,就是挽救中华民族。我们不能逼着民族品牌“改嫁”。

   。“美加净”、“永芳”等早就销声匿迹了,近年来的“乐百氏”、“娃哈哈”也被人染指,传说“双汇”、“蒙牛”也有故事,“王老吉”也被达能盯上了,这就不能不让人警醒:是我们的品牌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太不看重自己的品牌,还是中国无法树立自己的世界品牌?

    品牌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已经成了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成为超越国界的交流纽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还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商品。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领带,如果是国产商标可能值几十元,而贴上国外商标就可能值千余元,同类的商品却存在数十倍的价格差距,这就是商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反思中国目前的处境,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崇洋因素的作祟,二是民族品牌生存状态不佳,三是品牌的保护不规范。

    建立强势品牌很难,对于中国的民族品牌更难!我们的品牌在国外受到种种干扰,在国内我们不能再让他雪上加霜,而是要握在手中、细心保护。

    从牛奶行业来看,我们从战略上还没有认识到这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