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阻器》评课稿(评课后整理)

(2012-10-30 15:40:22)
标签:

教育

分类: 物理教学

    当杨老师喊下课的时候,我知道杨老师这节课成功了,这节课课堂秩序井然,杨老师教态文雅、语言清晰、过度自然,交代问题明确,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到位,体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于整堂课的教学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为主,避免了探究实验的混乱,同时也避免了浪费时间。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说一说我的看法。

这节课的引入非常新颖,按以往的教学经验,这节课的引入一般都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来引入,可是杨老师却播放了“北京欢迎你”这样一段音乐,通过音量旋钮改变声音的大小来引入,这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对本节课的求知欲,同时优美动听的歌曲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因为变阻器的学习主要属于技能性训练,所以引入新课后,杨老师开门见山的告诉了学生变阻器的种类,而没有在这里耽误时间,紧接着提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当学生轻松回答出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后,杨老师直接提出探究课题“哪种方法改变电阻最方便”,杨老师在讲解探究过程时交代清楚,要求明确,目标到位,这样使学生在探究实验时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实验。另外当学生代表演示实验时杨老师用实物投影将实验过程投放到了大屏幕上,方便了其他学生的观察,同时也看突出表现了示范同学的探究能力。最后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了长度改变电阻最方便,最有效,且切实可行,从而引出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杨老师通过扩大阻值范围加大长度逐渐引导学生得出把电阻线绕在瓷筒上制成滑动变阻器,并开始介绍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对于滑动变阻器构造的讲解,杨老师通过大屏幕上的课件进行了展示,清楚明了,节省了时间,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插曲,有学生看到了划痕,这是我们在课前预设中没有想到的,但杨老师没有惊慌,而是认真清楚的解释了划痕的由来,加深了学生对变阻器的理解。

在认识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后,杨老师及时讲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符号和结构示意图,并提出新问题“四个接线柱如何接入?”同时提出“应跟用电器并联还是串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正确结论,同时实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突破了本节课的有一个重难点。在探究接线方法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表现出了很强的探究能力,学生的掌声自然而发。

对于电阻箱的讲解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加入的,教材中没有这部分知识内容,但是在我们物理实验中经常能用到电阻箱这个元件,所以我们扩展了这部分内容。杨老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主要运用了课件展示,因为课件做的很好,使得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也进行的很轻松。

最后的破坏性实验对学生的印象非常深,使学生对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加深了记忆,也是对学生安全用电的一次教育,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

另外本节课的气氛有些沉闷,这与各位评委的到来有直接关系,再有本节课严重超时,这主要是因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是以技能训练为主,杨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而忽略了时间的控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