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三)
(2009-11-01 16:40:12)
标签:
人脉卷帘大将权术事务管理层如来杂谈 |
分类: 人脉篇 |
玉帝能当上天庭最高行政长官,用如来的话讲:“他自幼修持,苦历过1750劫。每劫该129600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似乎是说,玉帝没有别的本事,就是挂机在线修炼时间足够长。不懂权术的猴子眼里,玉帝不过是多年媳妇熬成婆,自然不服气,但从《西游记》中潜伏的小线索来看,玉帝应该是在无限长期的权术修炼中,逐渐成为1个各方各派都可以接受的荣誉长官。且看天蓬元帅醉酒戏嫦娥被打了2千锤再贬下凡尘,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被打8百,贬下界来,又教7日1次,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处罚何等严酷,而奎木狼与披香殿玉女私通,玉帝只收了他金牌,贬他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带俸差操,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处罚又何之轻。说白了,天蓬元帅也好,卷帘大将也好,都没有什么靠山,不如奎木狼仍28星宿之一,有团队做后盾。玉帝对猴子、八戒、沙僧这种没有后山的动物,是从不来不会手软的,而对有后台的动物,哪怕是个神仙跨下坐骑,也从来高举轻打。
天庭权利结构,貌似二元对等,行政事务管理由玉帝负责,另有1个平行的宗教事务管理层,由如来总负责,表面上互不相关,其实不然,如来时刻在关注和指导行政事务,当然都是大方向大原则的问题,比如平息孙猴子动乱这样的大事,危急时刻还得如来这样的老同志亲自出手。因此,可以认为,如来的权利地位比玉帝高1个等级,天上地下他最大。也就是说,生物链的顶端,是如来,他可以决定一切。
对于玉帝治理下的种种弊端,如来并非不知,只要不威胁到政权,只是不管罢了,但事情竟然发展到孙悟空造反,直接危及政权稳定,如来不能不对整个治理结构重新思考。经过深思,他下定决心,必须选拔新1代领导人,并重新梳理各方力量,该灭的灭,该升的升,扩大统治基础,使之能代表更多的阶层,把政权危机消弥于无形。
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如来当然懂这个道理。因此,经过考查,他选定了座下弟子金蝉子作为新的接班人培养,借口他不听讲座,贬下凡去,让他投胎成为未来的唐僧。然后在盂兰盆会上借讲经的机会,言道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需得东土寻1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如来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这个所谓东土善信,当然就是金蝉子。当时观音菩萨就自告奋勇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 1个取经人来也。”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
天庭权利结构,貌似二元对等,行政事务管理由玉帝负责,另有1个平行的宗教事务管理层,由如来总负责,表面上互不相关,其实不然,如来时刻在关注和指导行政事务,当然都是大方向大原则的问题,比如平息孙猴子动乱这样的大事,危急时刻还得如来这样的老同志亲自出手。因此,可以认为,如来的权利地位比玉帝高1个等级,天上地下他最大。也就是说,生物链的顶端,是如来,他可以决定一切。
对于玉帝治理下的种种弊端,如来并非不知,只要不威胁到政权,只是不管罢了,但事情竟然发展到孙悟空造反,直接危及政权稳定,如来不能不对整个治理结构重新思考。经过深思,他下定决心,必须选拔新1代领导人,并重新梳理各方力量,该灭的灭,该升的升,扩大统治基础,使之能代表更多的阶层,把政权危机消弥于无形。
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如来当然懂这个道理。因此,经过考查,他选定了座下弟子金蝉子作为新的接班人培养,借口他不听讲座,贬下凡去,让他投胎成为未来的唐僧。然后在盂兰盆会上借讲经的机会,言道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需得东土寻1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如来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这个所谓东土善信,当然就是金蝉子。当时观音菩萨就自告奋勇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 1个取经人来也。”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
前一篇: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二)
后一篇: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