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女性的称呼方法
(2015-05-13 18:04:00)
标签:
历史春秋时代女性称呼国学文化 |
分类: 历史随笔 |
1.丈夫谥号+娘家姓
2.自己谥号+娘家姓
3.丈夫的氏+娘家姓
4.家中排行+娘家姓
5.祖国名+娘家姓
6.丈夫国名+娘家姓
7.祖国名+排行+娘家姓
8.丈夫国名+丈夫谥号+夫人
9祖国名+娘家氏+娘家姓
10.特殊称谓
第一种:丈夫谥号+娘家姓。属于此例的有定姜、穆姬、宣姜、庄姜、武姜等。武姜,《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道:“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武姜是申国人,申国姓姜,丈夫郑武公谥号为“武”,所以称作“武姜”。
第二种:自己谥号+娘家姓。厉妫、戴妫、文姜、哀姜、贞姜、缪姜、声子、敬姜等即属此例。《史记》记载说文姜“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说明文姜是鲁桓公的夫人,是齐襄公的妹妹。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法称呼应该叫做“桓姜”,这里则是将她的谥号加上她的姓来称呼。
第三种:丈夫的氏+娘家姓。夏姬、雍姬等即属此例。夏姬是陈国大夫夏御叔夫人,夏御叔是陈国公族成员,以夏为氏,夏姬是郑国公主,姓姬。
第四种:家中排行+娘家姓。比如孟子、仲子、叔姜、伯姬、孟姬、伯嬴等。这里的孟子不是儒家圣人孟子,而是鲁惠公元妃。“孟”是排行,顺序是“孟仲季”,“孟”是老大。孟子是宋国公主,“子”是宋国的姓。
第五种:祖国名+娘家姓。卫姬、骊姬、齐姜、陈妫、邓曼、樊姬等即属此例。齐姜是齐国人,姓姜,所以有此称呼。《列女传》曰:“齐姜,齐桓公之宗女,晋文公之夫人也。”
第六种:丈夫国名+娘家姓。比如息妫,她是陈国宗女,陈国姓妫,她被嫁给息国,所以称作息妫。
第七种:祖国名+排行+娘家姓。比如纪季姜,她是纪国人,姜姓,在家排行第三,所以称作纪季姜。
第八种:丈夫国名+丈夫谥号+夫人。宋桓夫人、黎庄夫人、许穆夫人即属此例。宋桓夫人是卫国人,丈夫宋桓公,所以叫做宋桓夫人。
第九种:祖国名+娘家氏+娘家姓。比如宋华子,她是宋国人,是贵族华氏的女儿,姓子。
第十种:特殊称谓。比如卫寡夫人,《列女传》说她“齐侯之女也,嫁于卫,至城门而卫君死。”因为嫁给卫国,还没成婚丈夫即亡,仍然被尊为夫人,所以叫做卫寡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