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赞!我们自己建小镇住

(2010-03-12 21:58:22)
标签:

小镇

乌托邦

蜗居

蚁族

环保

桃花源

房价

it

木工

园艺

情感

分类: 泛恋物

http://image.dili360.com/travel/mjfxb/mjmt/2008/19_81409415_20080922162549.jpg

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想浪费

不想接受这吃人的房价

我不光要租房,还要住到郊区去!

我要呼吸新鲜空气
我要养大狗
我要看蓝天
我要有大院子
。。。。

在城市的郊区
咱们自己建小镇住 !

后院有樱桃树 狗狗站在树下看樱桃

有清新的空气 早上听着小鸟唱歌自然醒过来

周围有善良的邻居

大家也能一起读书 聊天 行走

 

——这是她们的一个广告词,没有很华丽的辞藻,却很能打动人!

 

    当范婷把这些“广告语”贴在网站上招募志同道合的朋友时,立即有应征者无数。她的志向其实不仅仅是在郊区租房,她要建一个理想的小镇——一个不用花很多钱就能实现的都市中的桃花源。
  范婷是80后白领的典型,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关注环保。自从来北京工作后,她的朋友开始一个接一个成为房奴。“花掉父母半生积蓄,八成工资上缴银行,换来70年不到的居住权,这和租房有什么区别?”她这样想。在长江边上长大的范婷向往青山绿水,从2009年起开始有了一个想法:“到郊区租房去,朋友们一起租个大院子,建设属于自己的小镇。”
  2009年底,他们最终选中了西北六环边一处靠近水库、有青山做伴的小院。院子占地2亩,20余栋平房分布四周,1/3的土地被果园占去,剩下是大片的空场,可任意改造。范婷对这里很满意,她为自己选中了一间南北朝向的房间。
  范婷随后在豆瓣网上发起“我们自己建小镇住”的活动,并引来600多人“感兴趣”,200多人“参加”。
  应征者很多。有人要把自己的乐队搬到这里,有人想体验农夫的快乐。“因为房间数目有限。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很重要。”在这里租房租金不到市区的一半。“以我为例,从小镇赶到位于西单的公司,大概要一个小时时间。我认为这个距离还是可以接受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纵横,鸡犬相闻。范婷的小镇很容易让人想起晋人陶渊明刻画的桃花源,这大胆的想法又像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不,都不是。小镇不是乌托邦。它实实在在存在着,而且正在我们的手里慢慢变好。”范婷微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