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中的艺术——狮子

狮子,在动物学中属哺乳纲猫科
其雄性体形矫健,头大脸阔,戏耍有髦毛,姿态甚是威猛
原产于非洲、印度、南美等地,而非中国本土动物
相传在东汉时期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之后
狮子被西域国家作为礼物送给汉代皇帝
后将狮子雕刻成图像,成为传统建筑中常用的一种装饰物
在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
这几天抽空,将我近十几年采风所拍的照片进行整理和分类
将其中有关石狮子部分,整理出来和大家一齐分享
石狮子一直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
它高贵、尊严,极具王者风范;
它威武、吉祥,被奉为护国镇邦之宝
与传说中的龙、凤、麒麟并列为四大灵物
在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
被奉为“中国人的守护神”有:
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
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
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
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
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水流
也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分别蹄下为球,必为雄狮
寓意荣华富贵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蹄下踩着幼狮,是雌狮,象征子孙绵延
如果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就称三王之狮
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所以佛教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
石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具有不同的特征
同时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总体上来说,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
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
说到雕刻就不能不想到徽派雕刻,即我们熟知的徽派三雕
徽派三雕包括木雕艺术、石雕艺术、砖雕艺术
犹记得去年去黄山参加活动时候
观看的黄山脚下的徽派建筑及宏村,到现在都记忆尤深
无不让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而震撼
在远离都市尘嚣,用心去细细品味历史沉淀的味道
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
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的砖雕、木雕、石雕
徽派三雕是明清时期,徽雕艺术的黄金时代,号称徽州装饰艺术“三绝”
徽雕的狮子少了北方的狮子威武凶猛的意味
却多了份亲切,憨驹可爱,活泼,让你不知觉的就喜欢上它
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也多种多样,不再是单一石雕,也有木雕、砖雕
位置上也变化无穷,有的在房梁上,有的在门楣上
无论是哪个角度都能让您欣赏到徽州人的艺术的品味
感受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雕刻者用发自内心的虔诚来赋予它们灵性
使其脱胎换骨、栩栩如生
精湛的雕刻技艺,深厚的艺术功力
无不向世人展现她独有的魅力!
艺术之美,在于细节
细节之美,在于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