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再造善本》——继绝存真,传本扬学

《中华再造善本》——继绝存真,传本扬学
大概在十年前,无意间知道了《中华再造善本》
这套宏篇巨制的五千年文明思想宝典,惊为天人,震撼不已!
没想到,十年后碰到了好朋友的好朋友是这套书的
执行策划编著者,更让我觉得很有缘分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生产
与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典籍。虽说历史上屡遭政治动荡、
兵刃水火之厄,但迄今遗存下来的古代典籍仍可谓浩如烟海
这些古籍负载着中华文明,凝聚着民族智慧
具有极大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中华再造善本》是文化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
经过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历史上典籍遗失的经验教训
针对善本古籍当今保管的现状,确保珍贵典籍的传承安全
同时为学术界提供更方便的利用善本机会,
从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古代艺术。它的有效实施
将在古籍整理和中国文化建设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中华再造善本 - 再造善本并非简单“拷贝“
过去私人藏书秘不示人,意在珍惜自己的藏本
虽然后来很多私人藏书通过各种渠道大部分
编辑于各级各类图书馆,但珍贵善本仍是不能随意借阅
现在政府斥巨资仿真影印存世珍稀善本古籍,则既是积极保护
又可广泛利用的两全之法。这种办法既能将那些久已绝版
而又传世孤罕的古籍善本化身千百,永无失传之忧
又可广泛传播,便于阅览研读,从而达到
“继绝存真,传本杨学”的宏远目标
自2002年初开始,在思索和实践中反复提炼选目的指导思想
并且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进一步研讨选目
最后所取得的共识,是本书编纂的宗旨为确保珍稀古籍的传承安全
因而它的第一要义是传本。但又不能只顾传本而不顾及其
学术价值和学术体系。因此,提出了“一传本,二扬学”的选书基调
鉴于古籍传本越古越稀的事实,又提出了
“宋元从宽,明清从严”的遴选原则
金、元版本326种,作为一期选目
一期工程《唐宋编》和《金元编》历时五年已经出齐
共758种、1394函、8990册
并针对一期选目所遗漏的珍贵古籍查缺补漏
已初步完成选目556种。另外,还选择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列入再造之内,以体现多民族共铸中华文明的辉煌史实
两期总为1300余种,规模已十分可观
《中华再造善本》编纂分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
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编,凡五编
每编所选书目按传统的经、史、子、集、从类归
五编中每书之布局,则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各书排序为准
选录范围以我国内地收藏为主,还将陆续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进行接触,最大范围涵盖中华文化典籍的精髓。
《中华再造善本》的装帧取传统的线装型式
封皮用仿库磁青纸,正文用纸现在采用两种
大部分用国产宣纸,铺色黑白印刷
少数用瑞典进口蒙肯纸,全行彩印。
《中华再造善本》将分藏各处的珍稀版本影印出版
既可以方便研究人员,免去使用善本的奔波之苦
节约了学者的时间,为学术研究提供高质量的便捷服务
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欣赏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贡献巨大
同时再造善本已经在一些公共图书馆代替底本出借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物保护的作用
继绝存真功千秋,嘉惠文林利万年
《中华再造善本》——传承中华文化艺术的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