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光寺惊遇 梁思成 & 林徽因

标签:
一研九鼎五台山佛光寺梁思成林徽因东大殿杂谈 |
分类: 杂谈 |
我在五台山遇见前辈偶像
一个横跨74年前的千年盛唐建筑梦想
相知相遇
74年前,梁思成跟林徽因在【敦煌石窟图录】中
第61窟【五台山图】发现了【佛光寺】
1937年,他们在经历,千辛万苦来到了【佛光寺】
来到这里我的汗毛立起,肃然起敬
因这座唐代建筑千年古刹还保存的如此完美,如此的神圣
因佛光寺位于五台山外,听导游说旅客一般不来这里
有想象力就没有不可能
我们认为设计的工作是在预测人类的梦想
在设计史上的时间轴上留下了时代的痕迹...

佛光寺是东西布局,渐层升高,一层平台中轴线上设有山门
又称韦驮殿。院内有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建造的陀罗尼经幢
北侧为金代建造的文殊殿,南侧为护法伽蓝殿
二层平台上两侧有清代建造的厢房和跨院

正殿是东大殿位于第三层台地上,而且要爬上三十七阶陡峭的台阶
才看见东大殿,殿前觀雲海千層、大地蒼茫開眼界
佛光傳勝景、長天淡蕩豁胸襟
我们到时,东大殿门已上锁着
因今天只有我们+导游+司机四个人
佛光寺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的木结构建筑
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没有主持,文物局的人接管
我们请他们打开正殿东大殿让我们参观
东大殿座东朝西,重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站在殿前向西可以俯视整个寺院
历经一千一百多年的风雨地震,巍然不动
时间改变一切,唯有艺术传世绵长
称得上建筑史上奇迹
大殿檐下斗栱简洁古朴,粗大的圆形柱身支撑的屋檐
很简洁的门跟窗户搭配平缓的屋顶
把唐代独特的雄伟圣殿表现的淋漓尽致
梁思成跟林徽因发现这里时,感动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流下了眼泪
有唐代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四种艺术于一体
殿内有分五个区,每个区都有主像一尊,释迦牟尼、阿弥陀佛
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及协助菩萨、金刚等塑像
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让我既尊敬又佩服古人的伟大
正殿的南面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是唐代”会昌灭法“前
佛光寺内唯一留下的,寺僧成为祖师塔,外观两层,下层空心
西南面开有一道门,上层是实心,门是假的,门的两侧面各砌假窗
其于三面为素墙,梁思成先生根据形式判断为北魏时期
这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正殿的背面有灰色片麻岩与五台绿岩的性分界面
由于后期构造运动使岩层倾斜,并形成摺纹,断层以及
膝折带构造现象,环山拥抱着整个佛光寺
感觉灵敏而纯粹,
俯身听古剎梵音
正殿前左右有两颗1000年的古油松,当我双手拥抱时
想在它的身上吸取一些日月精华时,它掉下了两片树皮
很不舍得将它遗弃,将他带回北京作纪念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然而沧海桑田,岁月的弥久
很多殿堂已不存在,留存至今者,全国仅存四座,可谓风毛麟角
第二天到五台山博物馆,墙上挂了一幅佛光寺的佛像画
顿时又触动起对佛光寺心灵深处的崇敬
碰上了一个灵魂知己
人生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