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嘉义溪口乡文化生活馆

标签:
杂谈 |
台湾嘉义溪口乡文化生活馆
台湾嘉义溪口乡文化生活馆
全台第一座将图书馆与文化馆结合的例子。
其特殊的建造手法从远处一看格外显眼,
而外观与馆内的设计更是独一无二。
红色的砖,灰色的瓦,映衬在一片田间乡野中
风格迥异的建筑,让人耳目一新
嘉义县溪口乡争取到文建会生活文化馆的建设经费,
预定在溪口国小学校地上新建生活文化馆,机会创造一个
让乡民拥有集体记忆与归属认同的展场与阅读、学习环境
兼具游客导览中心功能。
嘉义溪口乡文化生活馆大致分为两部分
一是乡民的多目的活动空间,她是地方文化资源网络的窗口,
提供地方文物展、小区文化活动的多功能展演空间;
二是乡民的阅读学习空间,也可以说是乡民图书馆。
生活文化馆是溪口第一座绿建筑图书馆,
文化馆四周保留既有的龙眼树,左右两馆前各有一口水生植物池,
让居民除了能从书本得到知识外,更可以在馆外观察到水生动植物,
这些设置让建筑物与环境有了更密切的关系。
为了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是首要条件,
图书馆上方的太阳能烟囱便能加速空气流动,双重外墙也可
大幅降低太阳辐射造成的热,许多设计让这栋外观新颖的
文化馆发挥最高的效益,耗能则达到最低。
生活文化馆基本上分成两边,
左侧为图书馆,右侧则是展演馆;
展演馆主要提供活动使用,最近便摆放溪口的老照片,
展演馆的楼上则是K书中心,干净明亮的环境让学生乐于到这边读书。
图书馆内的儿童阅读区利用书柜的设计将此处变成有如一座小城堡,
让小朋友能在书里得到珍贵的知识。走上二楼则可发现其丰富的藏书,
除了一般书籍外,更有溪口在地的图书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书籍等。
图书馆内也可看到许多溪口乡的在地特色,
编织圆蔺草在溪口乡正逐渐失传,为了保留这样的技艺,
馆内特地利用圆蔺草制成图书馆内各区域的牌子,而馆内上方
也吊着许多用竹子编成的竹篓,十分特殊。
整个生活文化馆最特殊的地方
便是一楼的童玩区,透明玻璃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陀螺,
一旁的橱窗未来也预计放上布袋戏偶,让传统的童玩也能被保存。
相关资料
建筑师:大藏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李绿枝 + 甘铭原
业主:嘉义县政府
设计时间:2005年1月 至 2005年7月
施工时间:2005年9月 至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