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向山行政中心,禅风拂过日月潭

标签:
台湾向山行政中心禅风拂过日月潭文化 |
分类: 建筑鉴赏 |
台湾向山行政中心,禅风拂过日月潭
近期刚刚落成的,引爆台湾业界乃至国外建筑热潮的
向山行政中心,让人兴奋到可以呐喊的建筑
座落于台湾日月潭西边的涵碧半岛对岸
光看图片,你知道这个建筑师干什么的吗?
我想,很少会有人猜得出来,它就像是一个时尚艺术中心
现代禅风美术馆,可是,它却是台湾日月潭向山行政中心
日月潭的风景管理处
设计目标:
台湾中部南投山区海拔726公尺,日月潭是台湾地区
第一大的高山淡水湖,因地体构造变动形成,其神秘朦胧美
吸引台湾最小原住民族群邵族在此居住。直到近年才有涵碧楼的整建,
为建筑及景观相辅相承的杰作,同时也为日月潭带来新活力。
向山行政中心的设计目标,希望能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游憩及居住功能,
因此选定了水社及向山两个区域开发水案游憩及水上设施,同时增加
公共建设,希望能为日月潭带来新气象。
设计概念:
以多样型态配置的基本想法出发,以禅意的路线
将日月潭的静谧、神秘的气氛或气质予以提炼和提升。
向山区部分用以南湾及北湾的水池及小溪串接,
使得建物反射于水面上与日月潭相应
建筑师小档案:
团纪彦 Norihiko Dan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毕业,又进入东京大学研究所,
专攻建筑与都市设计,之后进入耶鲁大学研究所。
受到作曲家父亲团伊玖磨的影响,在美国拿到
建筑硕士学位后,即刻返国成立工作室。
为了强调建筑的水平性,建筑师把实际所需的空间量以上的土壤
融入建筑整体,在湖水侧为建筑形体,到了内陆侧则逐渐地缓慢移动
并转化成土壤般的地景。因此,建筑的存在对地景来说
并不会造成断续的负面效果,回复两者的连续性,
并形成具一体感的庭园
两个跨距35米的空跨
从道路侧导入的导线一度回旋后再往陆地深处延伸,
然后尽可能地再从内陆深处发展出较长的轴性,
并透过两个空跨的底瑞,联系并过往湖水方向之动态演出。
为了延伸日月潭湖面的远景而设置了近景的池水面,
近景水面倒映出远景的湖光水色而使景观的层次更为丰富。
但是很幸运地基地周围没有其他建筑物,360°都被茂盛的树海所包围。
建筑顶部全面开放并予以绿化,并与周边的树海相互连动。
这栋建筑将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人工池水面与日月潭湖水面联系起来,
建筑物上部的绿草坡与周围的树海相互共鸣
行走在赋有禅意的建筑上方的绿地上,周围被山水树海包围
其感觉氛围不是能用言语所表达的
切削、贯通建筑内部的隧道通路与如山路般刻印在建筑物上的
斜坡相衔接,而做出一层次丰富具整体感的现代禅风建筑。
评审记事:
在「2008观光客倍增计划-地景系列国际竞图」
日月潭案的竞图是所有案件中最具歧异性的,东西方的评审委员
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呈现方式,荷兰团队将水景公园的意向设计为游乐场式的,
强调一种节庆的欢乐气氛,获得了西方评审的支持。而东方评审却一致认为
幽静而富有禅味的计划案-团纪彦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
才是真正表达出日月潭的特质的呈现方式。
而原广司则是直接形容此设计案「有一种神话般迷人的气氛」。
预期效益:
(一) 本案工程开放启用后,游客中心预估可服务游客人数可达15万人/年。
(二) 本案完成后,由于具备完善之服务设施及国际级景观,将成为热门景点,
进而增加更多厂商投资向山旅馆BOT案意愿。
(三) 本案兴建可带动向山地区观光发展,提高地方观光产业效益。
相关资料:
设计案名称:Hsiangshan Visitor Center 日月潭向山行政中心
设计案位置:Sun Moon Lake, Nantou, Taiwan 台湾日月潭向山地区
建筑师:日本 Norihiko Dan 团纪彦建筑设计事务所
监造单位:日本 团纪彦建筑设计事务所(苏懋彬建筑师事务所)
工程内容:行政中心、游客中心各一栋
发包金额:台币3亿1,700万元整(含税)
开工日期:2008年6月6日
将日月潭的风景与基地周边环境中被隐藏、且不易
发现的空间向度给引导出来,或是说将其具体呈现出来。
同时并赋予这个空间向度一个崭新的构想,
创造出人与自然间发展对话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