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台北国际花博会——地景艺术文化

标签:
杂谈 |
分类: 创意中的创意 |
2010台北国际花博会——地景艺术文化
2010台北国际花博会最新实况
从花博会开始到现在,差不多已有200多万人前去参观
这次回台湾,当然不会再错过参观的机会
我当时去的时候是周一,因时间关系,没有做预约
所以,有好多展馆看不了,不过还是拍了很多值得
欣赏与借鉴的照片,照片实在太多也太精彩
我大致按主题分了一下,都整理给大家
鉴于上海世博会给我的印象,以至于我在参观花博会时
用简直不敢相信几个字来表述自己的心情
没有满地的垃圾、没有大声的喧哗、没有拥挤的推让
干净、秩序、礼让……
台北花博会的地景艺术,完美的与大自然结合
把自然稍加施工或润饰,在不失大自然原来面目之下,
使人们重新注意大自然,从中得到与平常不同的艺术感受。
艺术家们大多会保持材料的自然本质,在技法上却巧妙地运用捆或绑的方法,
再加以造形,然后安排架构及意象,置於我们的视野中
这些路都是用旧的、可回收的材料铺成的
环保、节约、省能……
天然小卵石,经过筛选、研制、施作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形象,是一种现代科技和艺术相结合
给地面注入新生命,无论小憩抑或漫步石间小路,
让人在谈笑间、沉思间,石的感动都信手拈来
勾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回忆、一份思念
看到最多的就是这种罐子
它既是装置艺术、又是灯具、还是音箱
各种颜色,各种花饰,让人很是喜爱
看到这椅子了吗,不用怀疑,这个也是可回收利用的
这个架高木板铺就的路,不破坏植物的生长状态、覆土及栖息地
地下部分阳光、空气、风照样流通
很个性的下水孔,上面是森林,下面是海洋,很有寓意
在台北花博会,因为整个会场都很干净
没有乱丢垃圾、烟头及你基本上不会找到地上有垃圾出现
所以我反而不太容易找到垃圾桶,不过还是拍了几个
造型及功能各异的垃圾桶
为了拍这张桥的照片,我可是费了好一番功夫
终于等到没有太多人的时候按下了快门
因为很是欣赏这座桥的造型艺术
看到这个蝴蝶型的装置艺术了吗
其实,它不仅仅是地景艺术,缩小后,就成了
女生们盘头发用的发簪、耳环和书签
台北花博会也分为好几个区块
但是每个区块衔接的过渡道路都做到了无障碍
人性化的过渡街道,没有隔栅,吵闹的喇叭声
有的是满路的绿意
在花博会,当然少不了花
非常喜欢这个绿色植物植生墙
各种种类的花卉全部跑到了墙上,仿佛置身一篇花海的空间里
还有这一望无际的满地花卉,抓叶菊、绿薄荷…..
制造出起伏的微地景观,增加竖向景观变化,
形成变化丰富的多重景观空间,
更是让你舍不得离去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台北花博会虽然没有奢华的效果
不向上海世博会那样新、大气、壮丽,但是是真正的让
自然、生态、景观结合,让绿色变成了立体化、公园化、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