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招胜有招

标签:
建筑隗大师造型 |
分类: 建筑鉴赏 |
中国功夫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
建筑也可以用无招胜有招吗
日本大师隈研吾,初期之时就一直在考虑:建筑怎么样才会消失?
隗大师最早是用无秩序的建筑来消去建筑的存在感
东京,一直被人称为无秩序都市
老的、新的、大的、小的、人工的、自然的,无序地混合在一起
这是大多数亚洲国家城市的缺点,同时也是魅力所在之处
隈大师设计把这种混沌运用在一个建筑中,使它与周围的混沌融为一体
隈大师尝试让凸显的造型存在形式反过来变为凹陷隐蔽的形式
在山顶地面上,筑造一个剖面呈U字形的混凝土构造体
然后在上面堆土、植树,恢复山的原来形状
建筑看上去只是在山顶大地上开了条缝,而且只有从空中鸟瞰才看得见这条缝
从地面人们看到的只是山,采用了造型的逆转形式,建筑的形态被抹消了
对于建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形态或造型,而是构成这个建筑的粒子
成功设计出最合适的粒子,建筑与环境就能相互和谐统一,建筑也就消失了
在这样的思考与实践中不是简单地把建筑埋起来
而是用把建筑粉碎解体的方法来达到建筑消失的可能性
粒子的设计完成了,其他的因素,如平面、形态也自动解决了
传统的设计流程是首先决定平面和形态,最后再考虑室内外分界部分的细节
隗大师对纯混凝土十分之反感
他自己说:“混凝土盒子这样封闭的形式让我的身体感到难受。
待在这样的盒子里,呼吸不畅、身体拘束、就连体温好像被吸走了似的,
这种感觉是从哪里来的,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隈大师不仅用塑料,还用日本 “和纸”、竹子、木材、玻璃、泥砖、薄石板做建材,
来体现他对建筑的理念
他说,“这些建材已经被使用上千年,经历过无数的风霜雨雪,
没有道理一举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
最大程度从传统里深挖,老工艺,老技术的内涵
经历时间考验的材料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好建材
混凝土的发展史也不过区区数十年
木、竹、砖,这些材料从古至今,仍然在使用
节能环保与返璞归真结合的后代,才是当今高科技时代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