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2023-06-01 07:52:10)
标签:

石牌楼

岳阳楼

梅仙亭

三醉亭

吕仙祠

分类: 摄影、旅游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沿石级而上,登上城墙。看到了一座四柱三间重檐的石牌楼,其柱脚两边饰有抱鼓石,牌楼顶为宫殿式,上盖孔雀蓝琉璃瓦,匾额金字上书“南极潇湘”和“天边月白”。这是南牌楼。

见到了绿树遮荫的六柱“梅仙亭”,它始建于明崇桢十二年(1639年)。其为二层三檐六角攒尖顶,檐角高翘,玲珑素雅。亭高11.99米,纯木结构,上盖孔雀蓝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座石碑,鎸刻《梅仙亭记》及“仙梅”。

看见了著名的“岳阳楼”,位于岳阳古城西门之上,背对岳阳城,俯瞰洞庭湖。它又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岳阳楼高25.35米,宽17.2米,进深15.6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金碧辉煌,恰似凌空欲飞的鲲鹏。其楼顶层叠相衬、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岳阳楼的匾额为郭沫若手书。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岳阳楼一楼门前的对联。进楼后,迎面正中是由12块檀木板组成的木雕屏篆刻写的《岳阳楼记》,全文是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其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周围各种对联悬于四壁,其中,以雕屏两侧楹联,是由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而著名,是岳阳楼中最长的一副。

登上陡峭的木楼梯可达二楼,此层也有一幅金字《岳阳楼记》的屏雕,为清道光年间吴姓知县命民间雕刻高手仿制而成。三楼是岳阳楼的顶层,顶层藻井是多幅图画装饰。四壁不仅有诗词作品为景观,而且可远眺洞庭湖美丽的景色。岳阳楼下的观景平台,是眺望整个风景区及洞庭湖的最佳地点之一。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好一派“巴陵胜状”。岳阳楼及观景平台两侧有石級下行,下有红墙石雕牌坊。

看到了“三醉亭”,它位于岳阳楼北侧,与岳阳楼南侧的“梅仙亭”遥相呼应,与主楼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其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初名“望仙阁”,后根据民间流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而取名。其重檐歇山顶,主体建筑面阔、进深各3间,亭高11.59米,顶盖蓝色琉璃瓦。

见到了与南牌楼遥遥相对的北牌楼,两者形制相同,重檐宫殿式顶,上盖孔雀蓝琉璃瓦。北牌楼上书“北通巫峡”和“江上清风”。

“吕仙祠”位于岳阳楼以北100米处,坐北朝南,为供奉道教全真派祖师吕洞宾而修建。为单层顶三开间砖木结构,门厅上匾额上书“吕仙祠”,第二进匾额上书“醉仙阁”。祠内不仅有吕洞宾画像,大殿中塑有吕祖金身神像。吕洞宾曾“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留下千古传奇佳话。

来到了“岳阳楼历代名人蜡像馆”,蜡像馆内有“百姓宗祠”与“祖堂”,有八仙过海、诗人聚会等几十尊栩栩如生、形神俱备的蜡像,身着精致秀美的服饰,各种几可乱真的道具,再现了岳阳楼与洞庭湖的人文风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游览岳阳楼景区(中)【湖南行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