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生态梵净山(下)【贵州重游之二】

标签:
观日台万卷经书普渡广场承恩寺山间溪水 |
分类: 摄影、旅游 |

见到了狭窄悬空的“观日台”,是登高远眺的最佳之地。沿着山路行走,可以看到老金顶、层层叠叠的层积岩地貌,还有山下的承恩寺。走进“九皇洞”,它是一个天然石洞,洞门为块石砌成,洞内有皇娘梳妆井和磨簪石。传说,古时一位女佛徒在洞内修行,广施善缘,功德圆满,后人尊为“九皇娘娘”,供奉于梵净之巅。
登石阶行走,看到了整齐层积山岩形,似乎是层层叠叠的“万卷经书”,相传,唐僧玄装由西天取经归来,专程到梵净山拜谒弥勒佛,白龙马偶失前蹄,撤下一卷经书,落地生根,成就了梵净山一绝美景。见到了“老鹰岩”,山巅上一方巨石矗立,如一只伸颈傲视、展翅欲飞的老鹰,如同是梵净山忠实而威严的卫士。
岩间山路狭窄,登上观景台,眺望四周的景点:悬崖上的观日台与老金顶相依矗立;崇山峻岭与半山上的寺庙;老金顶上建筑和上山崎岖山路。看到了奇特的怪石群,大大小小的蘑菇石林立,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崖方正,这是梵净山景区的精华所在。
来到“普渡广场”,这里海拔2242米,有分别通往新老金顶与其它景点的道路,还有“杜鹃长廊”,它是著名的“梵净山杜鹃花海”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天王殿,看到了大雄宝殿、钟楼与鼓楼,这里是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新老金顶之间,是梵净山弥勒道场的主寺庙,寺庙原名通明殿,因供奏通体光明弥勒佛而取名,后毀于战乱。明万历46年,神宗皇帝敕建时更名为报恩寺。清初更名承恩寺。其历久远,曾毀于战火,根据古遗址重建,和原镇国(现天王殿)合而为一。红色的墙壁,灰黑的瓦顶,方正的格局,镶嵌在绿意盎然的人崇山峻岭之中,清新脫俗而庄重严肃。明清两朝皇家都敕封它为“古佛道场”的“镇山之印”。
见到了山崖下的汉白玉观音坐像,及坐像旁边的“净心池”,池中水清澈见底,十分清凉,由石壁天然滴水补充。朝拜信徒用池水洗面与净手,参拜观音,以示虔诚与净心。
由于时间和体力关系,匆匆游览了梵净山,沒有攀登新老金顶,便乘缆车下山。途中,见到了山间溪水,梵净山瀑布众多,其中以黑湾河瀑布群与观音瀑著名。晚餐是在梵净山下热闹的美食街完成。
天然奇景与原始生态梵净山,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