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游览沙头角中英街【广东行之十】

标签:
沙头角中英街东和公园界碑古榕奇观古井乡情 |
分类: 摄影、旅游 |

游览深圳的沙头角中英街,是此行中一项重要的行程。沙头角,位于深圳市盐田区西南部,辖内中英街以西为香港新界,以东为沙头角街道。沙头角是中国南大门的一个边陲小镇,相传,清朝一位大臣来此巡视,面对碧波荡漾的大鹏湾和银白的沙滩,即兴吟出“日出沙头,月悬海角”,沙头角因此得名。
到达沙头角,看到了有金光闪闪“沙头角”三个大字的边境管理口岸。在“中英街壹号”停车场下车,导游带领大家来到“东和公园”等候,他去办理“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东和公园”是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花草树木与亭廊之间,见到了宝剑与天平组成的“法律天平”雕塑,看到了布满气根的大榕树,休闲游玩的人们,以及公园附近的高楼大厦。
驰名中外的中英街,原名“鹭鹚径”,长约250米,宽约3至4米普通的商业小街,商业异常发达,骑楼建筑古朴陈旧。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东边属我方,店铺整齐、多为高大的新店;西边属港英当局,店铺低矮简陋,中英街呈现出“一国两制”模式。在两边店铺内,免税的中外商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摩肩接踵的人们,进进出出地购买物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英街一度成为闻名全国的“购物天堂”。
中英街的水泥路的街心,埋有八块四棱柱花岗石“界碑”,石上镌刻的中英文已模糊难辨,它们见证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之后,1898年英国又依《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区域,租期99年。看到了地面上二块铜牌,凸起铭文分别写着:“光绪二十五年(1899)沙头角勘界日”、“公元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一棵古榕树,位于中英街第四号界碑旁,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古树树干苍劲横斜,枝繁叶茂,形成榕树林荫道。它的树根长在深圳一方,枝叶覆盖香港一方,形成“根在祖国,叶覆香港”的“古榕奇观”。特殊的风景,注释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
中英街的小广场上,有一座碑亭,墙壁碑石上镌刻着“中英街记”,远远望去此亭实为半亭;广场另一侧也有一棵参天大树,华盖如伞,供人绿荫。
看到了“中英街雕塑墙”,在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引导下,整面墙镶嵌着人文、山水街市风貌的浮雕;见到了繁荣的“东和墟市”大型雕刻墙与人物雕像,展现出当时的市井风情。
见到了一口“中英街古井”,它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由清康熙年间迁居来的客家人所建,是当地人饮用水源,“同走一条街,共饮一井水”的民谣流传,反映了牵连中英街两边居民的“古井乡情”与“饮水思源”的亲情。
时间紧,走完中英街后,匆匆忙忙地逛一逛其它几条街。购买了一些物品,在入口广场大榕树下集合后,离开了中英街,当晚,夜宿深圳酒店。在晚上入住前与第二天清晨离开时,看到了深圳市景的一角。
沙头角中英街,2004年被评为“深圳八景”之一;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