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闽博友相聚江西-----(7)行走高空栈道【赏丹霞,闽赣行之二十四】

标签:
高空栈道蜡烛峰金枪峰少女之春浴仙池 |
分类: 摄影、旅游 |

龙虎山的高空栈道,201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全长有3公里多。行走高空栈道,拾级而上、触摸岩石、沐浴日光、尽情呼吸、俯仰眺望,可从高处欣赏龙虎山的丹霞奇景。
从象鼻山景区东门,沿着栈道上行,登上高空栈道。站立栈道上望去,丹霞奇峰林立美景、绿树丛中龙虎山镇的民居楼房,尽现眼前;对面山腰上垂直木柱或平行轨道支撑的栈道,蜿蜒曲折,清晰可见。高空栈道一边紧贴山岩,一侧却是万丈深渊。
看到了一柱冲天的山峰是“蜡烛峰”,其形似一根巨大的蜡烛而得名。丹霞峰林是流水冲刷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变成石峰呈柱状,称为石柱。蜡烛峰顶部呈火焰状锥形,平地拔起,四面如削,如蜡烛般高耸云天。沿着高空栈道而行,蜡烛峰时隐时现,在蜡烛峰周边有各个奇峰。
蜡烛峰旁是一卷打开的天书,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人类祖先伏羲留下天书,圣贤先哲在此点燃蜡烛,潜心研读,如周文王悟出八卦、老子悟出道德经。旁边山形为太上老君,正秉烛读书。如打开天书的石壁,地质名是“倾斜岩层”,它受构造运动而形成。
又见到了“仙象神鼻”景观,似乎“象鼻山”与高空栈道十分接近,象鼻山又称为“应天山”。看见到了“单面山----仰首蛙”,其山体两坡不对称,一坡长而缓,另一坡垂直陡而短,称为单面山的前坡,酷似一只抬头望天的青蛙,故名仰首蛙。
看到了“正断层”和“垂直节理”的地形介绍,对照实际山形,认识了经山体结构运动,抬升作用产生正断层;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断裂,沒有移位则成为垂直节理。
由远至近,见到了擎天立柱的“丹霞石柱----金枪峰”。石柱为呈柱状、棒状或宝塔状的丹霞山峰。金枪峰高118米,四周壁陡峭,顶尖如枪,犹如男性生殖器官,侧脊坡有堆积犹如红樱一般,石峰如柱擎天,平地凸起,雄伟挺拔,显现出阳刚之美。天造地设的“金枪峰”与“仙女岩”遥相呼应,成就了龙虎山的壮美奇观。
看到了“丹霞崖壁、试剑石”,相传是张天师试剑劈开山头,露出整齐崖面。见到了窄窄的“一线天”奇观。
放眼望去,见识了丹霞地貌演变之中,老年期丹霞地貌以“孤峰残丘”为主,远远近近可以看到圆顶的大大小小孤峰、残丘。龙虎山属老年期丹霞地貌。
看到了“竖状洞穴----小仙女岩”,又名“少女之春”,与泸溪河边“天下第一绝景----仙女岩”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似女性阴部。“小仙女岩”仅形态稍小、类似少女的阴部。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称奇叫绝。
知道山体断裂,深度大于宽度叫“障谷”,山体未被切穿是“巷谷”,切穿者称为“一线天”。在这里,可以见到“巷谷”和“一线天”的山景。看到了状如屏障一样的“古墙遗址”、“排衙迎宾”的奇景。
来到碧水倒映山影的湖泊边,它名为“浴仙池”。相传,托塔天王李靖因女儿被冻死在龙虎山,寻找至此,见湖水清澈,便下水洗浴,衣服被风吹走,此时,传来玉帝召见的惊天鼓声。一个背米读书人见状,及时送来衣服,天王及时赶回天宫。天王报答书生,请五谷神送米粮流入山洞,请文曲星托梦书生,后来其果然中了状元。书生居住的山洞,就叫“仙人仓”、“状元岩”,天王洗浴处就叫“浴仙池”。
在山间迂回曲折、起起伏伏地高空栈道行走,终于沿着“浴仙池”附近走下栈道。“浴仙池”是高空栈道的出入口,也临近龙虎山景区的大门,在不远处就是龙虎山游客中心。
龙虎山的山水景观,让人连连回眸,流连忘返。感慨万千之余,进一步认识和欣赏了丹霞山水奇观、丰富的道教文化和人文历史。顺利地完成了“赏丹霞,闽赣行”,收获多多,得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