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按察使衙门(上)

来到苏州古城的人们,在游览了古典园林,观赏了小桥流水,品尝了美食佳肴,聆听了评弹昆曲,在有所感慨之余,常常会问起:真是人间天堂,还有什么好地方?
是啊,苏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分布在古城的许许多多:古塔桥梁、寺观祠庙、府第民宅、公署会馆等等古建筑物,亦是苏州的好地方。去寻访、去体会、去研究它们,那将会真正地触摸到苏州的文化,品味到苏州的味道。
在“走遍苏州大街小巷”的过程中,在苏州历史地位启示下,曾去寻访旧时公署。跨越干将路,沿养育巷南行,抵道前街西行,一座威严的衙门,赫然面南而立街边,驻足观看,门前石碑上刻字示:江苏按察使署旧址。
宽阔的江苏按察使衙门,两株大树分立门前,其门楼高耸,屋脊兽吻,飞檐翘角,黛瓦细鳞。两边巨型砖墙青壁,如八字形展开,呈现了“八字衙门朝南开”的气势。三扇朱漆铜钉大门,配对着狮头门环。每扇大门前,蹲伏着一对抱鼓石,上有凸刻善兽。尺余高的门槛,门楣的户对,与门廊的四柱组成的门厅,再现出旧时衙门威仪。
旧式衙门的威仪,吸引了人们走进大门。入门后,是一条两旁高树绿荫的大道,其两侧是狭窄的长廊。长廊的粉墙黛瓦、花窗、朱漆廊柱、方砖铺地,现出了江南建筑的特色风味。长廊与绿树遮掩了两边新建的办公楼房,分别有花式门楼进入。
在绿荫下,伴随着长廊,沿宽阔大道前行,大殿堂兀立面前。江苏按察使衙门,主体建筑有三组。一组是由前殿、后殿与连接过道,组成工字形,亦称工字殿。二是在工字殿后的内宅,即楼厅。三是东路四进建筑与花园。
工字殿的前殿、后殿,是五开间、两庑式样。高大稳重,梁柱厚实,屋脊翘角,白墙细瓦,门窗整齐,庄严肃穆,是传统的“官”式建筑。前后殿堂之间是天井,中间设有卷棚顶的过道廊,贯穿连接前后。天井两侧有走廊,方形花坛中植有树木。工字殿的前、后两殿建筑风格、式样一样,形成了完整的统一。
内宅的楼厅位于工字殿后,亦有天井、走廊前后相接。楼厅与工字殿的后殿,由两条过道廊连接,与两侧走廊围成回字形。楼厅为两层,设有东西内楼梯二座,位于厅后部北侧。拾级而上登楼,房间均面南,有利于采光人居,两楼梯口与北侧内廊,宽敝有利于人行。
工字殿与楼厅东、西两侧都有备弄。备弄长长幽深,贯穿南北。备弄中有侧门,可遍达各处走廊。侧门有木扇门,关闭后可形成隔断。
通过东备弄,可进入东路。东面一路是四进三开间建筑,每进之间有天井相隔,走廊连接。天井中分植树木、太湖石、假山小品。第二、三进间的天井中,有一株树龄300年的紫玉兰,还有一株树龄130年的桂树。前三进是硬山式建筑,每进之间有青石板铺的路,与两侧走廊互通相接。第四进则是两层楼厅。楼厅与第三进之间是花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