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俊秀
王俊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52
  • 关注人气:1,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积金“钱荒”背后

(2013-10-18 15:02:05)
标签:

杂谈

  据新华社报道,由于全国各大城市楼市成交量不断攀升,住房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也呈快速增长状态,杭州、广州、青岛、北京、上海等地频现公积金贷款难,多个城市公积金出现缓贷甚至断贷的现象,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挤提”。
  以北京为例,近日有报道称,北京8月份公积金贷款交易量环比下降,国管公积金贷款受额度紧张影响办理人数下降明显。另外,当前部分银行已暂停办理房贷,另有银行亦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媒体调查北京多家楼盘发现,受国管公积金额度紧张影响,目前部分楼盘不接受国管公积金贷款。
  在江苏,泰州、苏州等多个地区已陆续收紧公积金贷款,或者是延长办理周期,一些地区的公积金出现了年度“赤字”。苏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建明介绍,今年上半年,苏州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归集82.2亿元,提取54.6亿元,发放贷款58亿元,回收贷款16.2亿元,收支相抵净支出14.2亿元。2012年,该市公积金收支相抵净支出22.1亿元。
  实际上,早在年初,北京、苏州、东莞等城市就已经收紧了公积金政策,官方公布的原因或为配合调控,或为“保持公积金均衡持续运行”。业内人士分析,后者表述的背后就是部分城市公积金余额不足的事实。而如今,杭州、徐州、合肥等城市的表态显然更直接,就是因为缺钱。
  有专家认为,楼市火爆导致刚需恐慌性购房,在短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公积金贷款需求,使得公积金“入不敷出”。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299亿元,但同期提取、住房贷款、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这三项支出的金额分别达179亿元、334亿元、34亿元,支出合计几乎是收入的一倍。
  “公积金也闹起了‘钱荒’?”类似的焦虑情绪引发了连锁反应。8月底,济南引发“挤提”风潮,最多时一天约有1500人涌向济南公积金大厅。
  不过,近日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纷纷否认“钱荒”,称公积金资金总体充裕,购房者可以正常贷款。
  不管“钱荒”是否存在,公积金贷款申请难是人们感受到的事实。有数据测算显示,当前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手续非常复杂,有幸能够提取公积金的人一般也需要耗费7小时才能完成提取的任务。而部分不幸者,则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更有甚者,半年时间也无法申请到公积金贷款。因此,有许多开发商拒绝公积金贷款。很多购房者只能选择商业贷款,并为之承受沉重的房贷负担。以上海夫妻双方公积金最高可贷款额度80万元计算,跟等额本息还款方式20年期的商业贷款相比,公积金贷款共少支付利息约22.2万元。
  公积金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价格进行融资,帮助工薪阶层购买住房。但是由于公积金缴纳的标准因地而异,政府为帮助普通职工解决住房难题而制定的政策,成了少数高收入单位为职工谋取福利的工具。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没有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还有一些低收入群体,虽然缴纳公积金,却无力贷款买房,其公积金只能“沉睡”甚至低息贷款给中高收入者,因此住房公积金被指“劫贫济富”。
    就在去年,媒体还在报道公积金大量沉淀——因为许多缴纳公积金的职工没有实力买房,用途受限和提取困难导致这笔巨款长期“沉睡”在银行的金库里。有数据称,去年上半年我国住房公积金结余9000亿元。这说明,至少在一年之前,住房公积金的利用率并不高。
    所以,这笔钱成为上至中央部门,下至地方政府争夺的目标,有“唐僧肉”的说法。从甘肃兰州陈其明案,到湖南郴州的李树彪案,大大小小的公积金贪污挪用案件多年来屡屡爆发,并且大多是窝案。今年吉林通化又爆出车世刚挪用骗取公积金案,数额高达11亿元,多名官员涉案。
  官员非法侵夺之外,还有公开挪用。根据法律规定,住房公积金除了存款,仅能用于购买国债。但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政府尝试推动公积金用于保障房建设。2009年住建部联合七部门下发通知,对公积金用于保障性住房提出实施意见。各地保障房(包括经适房、廉租房)建设热火朝天,住建部还派出督查员巡视。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规定,这个政策显然是不合法的。目前这笔公积金是否全额收回,审计部门对这场“大挪用”给出什么样的财务结论,至今未见明确报道。 
    此番公积金遭遇“挤提”,至少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公积金制度的福利。但恰恰是这些家庭在需要公积金贷款时,公积金出现收紧趋势。
    刚刚还在“沉睡”,怎么突然就“钱荒”了呢?仔细分析发现,公积金有“钱荒”迹象的都是一线城市,因为房地产比较热,公积金使用效率比较高,一般公积金缴存余额更少;而在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城市,房地产相对较平稳,公积金缴存余额更多。因此有分析认为,公积金无法全国统筹使用,是造成目前“钱荒”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媒体称,公积金被各地挪用建保障房,是导致公积金“钱荒”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沉睡”还是“钱荒”,说到底,还是因为目前中国公积金管理存在的各种弊端。
为保障职工公积金贷款资金供应,多地推出各种应对措施,如杭州、徐州等城市公积金管理部门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由银行及时发放商贷,利息差由公积金中心补贴给购房者,以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的压力;合肥推出公积金贷款“轮候制”,根据每月资金归集、提取等综合因素制定每月放贷计划,实行总量控制。
  为解决“钱荒”问题,各地公积金中心选择提高公积金缴存上限,降低贷款上限以归集更多资金,但这就像通过推迟退休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一样,这对后来者更不公平,只能是权宜之计。
  长远来看,公积金制度需要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革。有建议称,引入银行金融机制,严格按照公共基金如养老金、社保基金那样谨慎操作,同时,有关部门必须提前出台相关政策,一旦贷款出现问题或发生挤兑现象,有及时、可靠的补救措施。
  不管未来改革的方向如何,住房公积金制度因解决公众的住房问题而生,让公积金回归其职能,满足绝大多数公众的购房需求,是公积金存在的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