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愧王帅
(2010-01-02 13:09:47)
标签:
杂谈 |
昨天,一大早接到王帅发来祝福新年的短信,不禁有些感慨。
24岁的王帅因在网上发了篇“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的帖子后,他被“跨省追捕”,从上海的办公室抓回老家被关了8天。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后,王帅惊恐万状,但却心有不甘。他发到我邮箱的一封求助邮件,让我注意到了这个可怜的青年。
赶赴灵宝采访之后,我连夜发稿,王帅的经历得以公告天下。从此,他成了一个热点人物。在媒体和网友的支持下,他讨回了公道。
作为这起事件首发的记者,一篇报道改变了一个人命运,改变了一则事件发展的轨迹,我曾经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王帅平反,成了媒体和网友的大联欢。然而,作为事件当事人,王帅却没有体会到“胜利”的喜悦。
经过这件事的纷扰,他黯然辞职。
8月的一天,我接到他的短信,说他在吃牦牛火锅呢。原来,他去了西藏,暂时远离网络和尘世。当时,我正在成都采访,回复说:我好象闻到牦牛的香味了。当时,我有些欣慰,以为事情的影响都已经过去了,他开始体验生活的宁静。
但不久,我又接到他的短信,说他回到了家,工业区不建了,政府把土地还给了农民。10月中旬,当地政府还对退还的土地一律按每亩300元进行了一次性补偿。我一听很高兴,觉得这是好事。但他说,复耕的消息给村民们打击很大。
而对那些以前种小麦的农民而言,征地时承诺的每年1200元的补助,胜过每年种小麦的收成。按照这个算盘打出来,他们也不情愿政府将地退还给他们。有些人把怨气撒到了王帅身上,说他当时不发帖就不会有这个事。
王帅为乡亲们维权,却不被乡亲们理解。他甚至说自己收到过一个学弟发来的短信,警告他“千万别回灵宝,不然打得你生活不能自理”。他甚至成为了母校灵宝一中的负面典型教材。有人还给他打电话,指责他是灵宝的“汉奸”,“败坏了灵宝的形象,让灵宝经济倒退了十年”。
而他家的损失也依然如故, 4亩多地上的100多棵十多年树龄的果树被砍,一年损失两三万元,而要栽上新树,至少还需8年的成果期。如今,王帅希望为已经被砍去的果树争取一点赔偿,他找过当地的土地部门,对方的答复是“地已经重新划了,其余的由相关部门解决”,但他至今也没找到能拍板处理此事的“相关部门”。
王帅陷入了痛苦。他没想到,事情的结局竟然是这样。
前几天在做年终回顾时,我跟王帅再次联系,得知他的近况是在家待业。结束西藏之旅后,他回到上海去找工作。按理说,这个有着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专业文凭的本科生,且有近两年工作经验,在上海的眼镜行业找一份工作似乎并不太难。但几个月过去了,王帅没有觅得一份工作。
他告诉我,以前“少不更事”,太傻了,以后再也不举报了,因为代价太大。
年底,各家媒体在做年终回顾时,又开始对王帅新一轮的采访。我们本想听听他的维权感言,没想到听到的却是一声叹息。想起了朱自清那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中说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难道我们就是那些咶噪的青蛙?当夏天过去,连青蛙也不再咶噪时,是否只留下他孤独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