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见。
“手足口病”,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比较陌生的新名词,去年三四月份才进入我们的视线,那个时候经常看到电视新闻上的报道,总感觉离我们应该还比较远,也没听说我们周围有人感染,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注意预防了,尽量少带儿子去人多的地方,注意鄞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这里去年一直都还好,去年下半年天天上幼儿园后我格外注意经常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没想到遥远的传说也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听说机关幼儿园有好多个小朋友都被感染了,很是担心,所幸的是去年一直还相安无事,天天的幼儿园没有听说有人感染的消息,心里还在庆幸他们幼儿园的卫生消毒方面工作做的不错。
哪曾想到过完年就又从新闻媒体上得知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了,有好些个地方都有疫情报道,松下来的心又开始紧崩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洗手,再检查手,查看体温,不敢有半点放松,听到哪里有关于“手足口病”的消息格外敏感,赶紧打听是不是天天幼儿园的,幼儿园还是坚持在上,直到3月25日听我们同事说天天幼儿园有小朋友感染了,而且有一个小班都放了一周了,我们竟然还被蒙在鼓里,瞬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这学校怎么搞的?发生这种事情应该通知我们家长啊!也应该让我们在家里有防范措施啊!
天天放学回家马上检查他的手,还好,打电话给他班主任老师也确认了确实是有小班放假了,而且更让我担心的是他们班上有一个小朋友已经得了这个病,
这说什么第二天也不能让他去上学了,我可不想冒这样的风险,和天爸一商量,第二天在家休息,可又没人带,两个奶奶从天天上幼儿园后就都回老家去了,咋办呢?。。。。哎!!!自己带孩子就这个麻烦,只好天爸在家休息一天带天天,中午回家天爸说下午公司要去开会,只好我下午在家带了。我还让天爸上午在家注意检查天天的手,我回来天天吵着要吃东西,特别时期一定要注意卫生,吃东西前一定要先洗手,洗完手一检查,竟然发现天天的手指上有一个小泡泡,再看另一只手,又发现有两个,这下我的心紧张了。。。。。。赶紧给天爸发信息(在开会打电话怕不好),告诉他“天天手上有几个泡泡”,天爸听说也紧张了,马上给请假回来,二话不说我们就带着天天去医院了,想着妇幼医院在幼儿方面可能要专业些,直接坐车去那里,医生检查一看,说了一番含糊的话,具体内容如下:
“你这个情况现在我也不能确定是手足口病,即使是确诊要到省医院检查才有结果,现在也还没有成立专门检查的部门”,我的妈呀。。。。。。这说的是什么话呀,完全是在忽悠我们的感觉。我的腿都在发抖了,眼泪都要出来了,没经历过呀!
又问医生这要去哪里检查,她说“建议你们到市一医院去检查,我们这里也没有隔离条件,马上市里要成立专案组”听完医生含糊其辞的话,她不敢确诊想必是怕引起恐慌才这样说,其实我心里都已经确认很可能就是的。
不多说了,立马又打车去一医院,去看门诊,那女医生检查了一下,也不发烧,口腔也没有泡,就是手上和脚上有三四个,问她是不是,她肯定的说“现在我还不确定是手足口,可能是前几天感冒引起的症状(刚巧天天前两天感冒过),每年医院也看过好多这种病的,不是的”检查完就给开了三天的抗病毒点滴,打针的时候我还特地问医生要不要跟其他小朋友隔开,主要是我担心影响了人家(心里还是不安),她肯定的说不用,要隔离会通知的,见医生说不是,我们也松了口气。
打了三天针,手上和脚上是有好转,可那几天天天就是不肯吃饭,老喊“我牙牙疼”开始我们还没紧觉,我还吓唬他说“就是你糖吃多了才牙牙疼的”,还告诉他以后要少吃糖。从开始不吃饭,发展到后来喝水都喊牙牙疼,晚上连平时最喜欢喝的牛奶也不喝了,一到嘴里就喊疼,这时我们才重视起来,用手电筒一看嘴巴里,上颚都有几个泡泡了,像口腔溃疡一样的,我们都心疼不已,真后悔应该早发现的。
由此看来孩子说不舒服绝对是有原因的,不会无缘无故的说,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用我们大人的感觉来判断孩子,孩子是不会说撒谎的,也希望我们家长不要忽视孩子反应的情况。
第二天就去住院部找儿科医生检查了一下,那医生一检查,就说是典型的“手足口病”,还给他们主任汇报了的,接着就是填写传染病报告,还留下我们的地址和电话,按照疫情上报的程序完成了。我又问医生要住院吗?“不用”,又开了三天的抗病毒针,还好天天没有其它症状,不发烧,也不咳嗽流鼻涕,所以医生才这样说,居家观察。
这其间天天几天没上学去了,我和天爸都要上班,只好打电话让我PP来照顾天天。
又一个三天的针才打了一天,3月29号我正上班,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让我马上带天天去隔离病区隔离,一下就把我搞紧张了,赶紧和天爸带上天天就去一医院的隔离病区,从没去过的地方,也不知道在哪里,朋友开车送我们去的,沿路打听才找到,原来隔离病区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已经接近郊区了,难怪这么难找,一般人也不会到这个地方来,而且这里还是精神病人的治疗区,想着就后怕。
匆匆忙忙地跑来,找到医生问来了怎么办?很恼火,医生看也不看的说:先去交钱办入院。(真是的,只知道叫人交钱)一会儿就来了两个好像是疾控中心的人,“你是余骏辉的家长吗?我们要了解一下情况”,拿着个表,算是他们的调查程序,先是问了一下天天的发病情况,接着又问近期一周内接触到的小朋友,我都一一告诉他们了,本着对自己也对别的小朋友的负责,而且天天最近接触到的小朋友他们都要每天打电话询问。这一程序完成了。来时不知道要住院,身上带的钱也不够,把身上的钱都交完了,办好了入院,又让天爸回家去拿一些需要的东西来。
来到医院一打听,原来有好几个都跟天天是一个幼儿园的,还好在医院里天天的精神状态都还很好,看到有这么多小朋友也很开心,只是我们都不让他们相互接触,不能相互吃东西。这也是天天从出生第一次住院,住院了就要有人陪伴,我和天爸都要上班,只能让婆婆在这里陪天天。在隔离病区的治疗其实跟前几天的一样,都是用阿昔洛韦和抗病毒的药,因天天口腔也有泡泡,还要用雾化治疗,经过前几天的治疗,天天已经控制并且好转了,做完这些治疗其它时间就没事了,和天爸商量想跟医生说了回家休息,打针的时候再来,可跟医生一说就是“不行”,说是怕传染了周围其他的人,想想也是的,只好呆在医院。这样一来,生活完全被打乱了,婆婆在医院陪天天,我们要上班,只好给我妈打电话让她来帮我们做饭,买菜做家务,让我妈在家把天天所有的玩具都消毒,衣服也是每天都消毒,只要是天天用的东西都要经过开水和消毒剂消毒,那个时候天爸还说“关键时刻才觉得要是再多几个妈就好了”,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
那一段时间我们全家真的是忙的晕头转向,白天婆婆在医院照顾天天,晚上换我在医院,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让婆婆回家睡觉也休息的好一些,每天三餐的饭都是我们送去,早上天爸送婆婆来换我上班,三点式的生活持续了一个星期,我也在那一个星期体重掉了斤。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婆婆和我的妈妈,她们每次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来帮助我们!也要感谢同事和朋友们的关心,听说天天生病了,很多同事都要去看,我们都一一回绝了,家中都有小孩,为了不影响到其他人,没让同事朋友去探病。
天天经过几天的治疗,手上的水泡的口腔里的溃疡已经痊愈了,可还没得到医生可以出院的通知,问了几次医生,都说要等到专家组来确诊了才可以出院,看到又有新的小朋友住进来,我心里很是担心,怕又交叉感染了天天,终于在第五天的时候医生就天天可以出院了,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像笼中的小鸟要出来一样,天天也兴奋的说“我要回家了”,那几天在医院天天吵着要回家,看着我都心疼,现在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还没等办好出院手续我就把天天接回家了,那晚上好好做了一顿菜庆祝天天出院回家,晚上躺在床上感叹着:还是自己的小窝舒服啊!久别的小窝躺在上面真舒服!我和天天都一个星期没在家里的大床上睡觉了!那种感觉真好啊!
经历了一次“手足口病”的惊险之后,把自己的体会总结一下:
1.平时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注意口腔清洁,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口聚多的公共场合,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家里注意常开窗通风。家里孩子的玩具和餐具经常注意清洁消毒。
2.在高发病期密切注意观察孩子的手、足和口腔,手足口病一般从2、3月份就有发病的,但高发期一般集中在5-7月,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每天回家要检查孩子的手脚和体温,注意孩子的监测。
3.当孩子有不舒服的症状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要立即检查孩子反应的问题,孩子都是纯真的,他不会无缘无故的说哪里不舒服,要引起重视,症状严重就要去看医生。
4.当确诊为“手足口病”后不要恐慌,要冷静,手足口病也不是什么特严重的病,轻松的心态为自己减压,发现及时与其他健康小朋友隔离,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以现在的医疗技术只要发现及时一般7-10天就可以痊愈,手上和脚上的泡疹可以用阿昔洛韦的药膏涂抹,点滴目前医院一般都是用的阿昔洛韦(抗病毒)和头孢类(消炎)两类注射剂。
另外还有一个我个人的感觉在这里也说一下:现在的医院门诊上很多都是退休或者年纪比较大的老医生,看似那些医生经验、资历各方面丰富一些,以我多次的就诊经验并不这样认为,有些医院住院部的那些年轻医生技术还先进一些,那些老医生有的都是以自己过去的老经验来判断,在资历、年龄上占有优势,这也是现在大多数门诊的特点,经过我多次的就诊经历后,现在一般天天生病我都直接找住院部的医生诊断。(个人经验,并不一定正确)
现在天天又回到了那个活蹦乱跳、健康快乐的天天了。

育儿首页推荐:
与“手足口病”的一次亲密接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