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周刊》第544期博客诗选
(2023-06-03 21:57:04)
标签:
博客诗选诗歌周刊雨生选稿 |
分类: 诗歌 |
《诗歌周刊》第544期博客诗选
荐稿:雨生
目录
周瑟瑟/人死了还会回来
张永渝/锡伯河
舒羽/坐着的玛丽·泰雷兹
能焱/一生中要做多少梦
人死了还会回来
周瑟瑟
人死了还会回来
带着一座图书馆
带着老虎的金黄
博尔赫斯回来了
在小径分岔的花园
不论什么时候
你都可以回来
昨晚下了一场雨
淋湿了故宫
淋湿了熟睡的老虎
我在树林里遇见一个老人
他拿着纸盒捡拾坠落的小鸟
我告诉老人
博尔赫斯回来了
他给我们带来了老虎的金黄
你看太阳高挂林梢
照耀雨后的故宫
2019.07.23(给博尔赫斯夫人玛丽亚·儿玉女士)
(选自“周瑟瑟博客”2019年8月1日)
锡伯河
张永渝
而听众是一匹马,
“甩掉了
骑在身上的空虚”1
当慷慨、踌躇的
信使 踏上
丰赡多姿又连绵不绝的波涛。
注1:本特兰斯特罗默诗《宫殿》。
(选自“张永渝博客”2023年4月29日)
坐着的玛丽·泰雷兹
——致毕加索同题油画
舒羽
这没什么!上帝即想象力。
而上帝只是给了毕加索一颗蜡笔的心。
于是他用过家家的方式料理爱情,
用复仇一般的赌气回报女人的心。
将真实的东西还原给真实,
陷入视觉迷信的人却有眼无心
(只相信看到的,不相信存在的)。
甚至连画中出现了一个女人的两只眼睛,
都惊呼神奇!
就这样毕加索充当了上帝的色彩大师,
玩起了他从儿童手中借来的把戏:
翻转的手指、冰激凌乳房、倒挂的绿色发际,
蓝皮肤、黄嘴唇又有什么不可以?
颜料是颜料,女人是女人
男人说一分两清,
女人却坚持将混淆奉为圣经。
我想这没什么!
不过是将真实还原给真实,
用物质存在的客观性
构建了灵魂一次次无助的失去。
若凭这点手艺,就算毕加索活着,
也得不到我的心。
(选自“舒羽博客”2011年2月15日)
一生中要做多少梦
能焱
一生中要做多少梦,要梦见多少人
才算是没有缺憾的一生
梦见辞世的故人,舀一月光
为我清洗双翼上的微尘
梦见健在的亲友,抽出乌鸣的琴弦
为我奏出心底滚烫的呜咽
很多时候,我在醒来后要么惊魂未定
要么怅然若失。想想这三十多年
我咽下的酸甜苦辣、经过的生离死别
又何尝不是一场未醒的梦境
许多年少时的旧知,早在岁月中走远
如今,我已渐渐回想不起
正如许多梦,翻过几道漫漫长夜
就忘得干干净净。而有的人与我素昧平生
只是在茫茫人海中惊鸿一瞥,却始终记忆犹新
正如有的梦,短暂,残缺却让我一生都刻骨铭心
而案头上的闹钟每天都在一圈圈地奔走
这时间的循环往复中,许多次都是它把我从梦中喊醒
每一次醒来,不过是从一个梦中
进入到另一个梦里。在那些纷繁的脚步中
我做着梦,却一次次地看到了另一个梦中的自己
(选自“能焱博客”201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