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币的港湾26】试析银元与铜样的对应关系

标签:
银元与铜样对应关系 |
分类: 古钱币研究 |
【机制币的港湾26】
试析银元与铜样的对应关系
北泉轩
在清末白银大量外流,国力日衰的情况下,洋务运动兴起。李鸿章率先考察德国,之后,张之洞等封疆大吏及朝廷重臣,陆续出国考察。广东省于1890年(光绪16年)正式出品龙洋。龙洋的设计和试制,开始都是聘用外国机制币公司负责,后来才专门聘请了如,鲁尔智.乔治等机制币设计专家,长期驻厂主持设计并试制。所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黄铜大样,包浆入骨,沁润光亮。其它银币铜样铸行方式也基本雷同。样币直径稍大,重量在20克左右。均为齐边。银元则多为齿边,而且为了防伪的需要,还有T字,L形等多种压边。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黄铜样 39,3.0;27.31克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试制币44.5,3.1;39.6克。
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红铜样币39,2.1;18.58克。 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39,2.5;26.65克。


奉天省造癸卯库平七钱二分黄铜样币39,2.5;26.1克;奉天省造癸卯库平七钱二分银元40,2.1;26.64克。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红铜样币39,2.1;18.58克;安徽银元七钱二39.5,2.5;26.84克。

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红铜样与成品银元对比。39.5:39,2.9:2.5,24.74克:26.65克。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壹圆红铜样39,2.0;18.85克;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壹圆下五星39,2.5;25.82克。


中华民国洪宪纪元签字版红铜样币39,2.2;19.07克;中华民国洪宪纪元纪念银币39,2.5;26.62克。
中华民国十八年壹圆黄铜样币38.5,2.0;17.17克; 中华民国十八年中山正像壹圆39.5,2.5;26.75克。
从以上例证可知:我国清光绪末,基本适应国际惯例,引入货币定量和本位机制后,银、铜机制币的产生是经过相当专业,而且系统的规章制度来操控的。它反映了金融机构,对于国计民生对货币严肃性的强烈诉求和关切。至于在财政捉襟见肘困窘时期,各省、各地军阀、政府荒于成规,粗制乱造,抽条减重往往形成常态化。现存质量低劣银铜币,凡磨痕陈旧,包浆深厚者多为当年流通之物。绝非某些人慌腔走板高呼打假之目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