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徐天启折三篆书的版别

标签:
徐天启折三篆书版别分析 |
分类: 古钱币研究 |
试析徐天启折三篆书的版别
北泉轩
元末义军徐寿辉所铸天启通宝,可分楷书、篆书两种。而明末天启年间又铸天启通宝,数量多泛,版别颇丰。但徐天启再先,明天启在后,赏泉者多有掌握,不需赘述。但篆书折三徐天启版别有异,则未见所闻。试析之,试考之。如下图:
从以上三枚徐天启对比分析来看,图1钱币形制规范,书写文字亦相对严谨;而对比观察,图2、图3钱币铸制工艺或显相对草率。尤其通字勇头部分的处理,不够规矩。图3也是双王宝,但第二个王字的末笔,略有上弯月或半弧的笔意。那么,这三枚篆书天启是真伪之差还是版别之差呢?试作如下解析:
一、
二、
三、
四、
图示排序 |
直 |
厚 |
内 |
重 |
图1 |
|
|
|
|
|
|
|
|
|
|
|
|
|
|
从以上情况看,篆书折三徐天启版别差异是客观的。这说明,在义军或流动,或偏安的战斗间隙中,铸钱书写和材质选择的不完全确定性,以及铸造工艺运用条件的相对制约性,客观上影响了篆书折三徐天启,批次质量的标准程度和直观美感程度。而不同材质的标记,以钱文书写的细微差别来暗示,可能是铸制者最佳的选择了。这种现象在钱币铸行的历史长河中或成规律。故,古钱版别之妙,妙不可言,全在寻觅研析之中。
认为历史、人物、文化、遗珍都是完美的,或者近乎完美的,那不是历史的唯物。所以,无论如何,只要是到代之物,它还是后世集藏者孜孜以求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