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币的港湾-19】两种银样币 边字各不同
(2012-02-15 16:16:00)
标签:
试铸样板银币文化 |
分类: 文化与收藏 |
【机制币的港湾-19】
两种银样币
北泉轩
清末至民国的银元试样大同而小异。其中,以意大利籍银币雕刻设计师鲁尔治·乔治主持试制的为多。一种不同于齿边的压字边或为原铸样板。币边有汉字,也有英文;读序有自右至左的,也有自左至右的;有称“样板”的,也有标“样币”的;有“鲁尔治·乔治造币厂铸”的;也有“DA·QING·ZAO·BI·CHANG”的。
试举6枚样币(分两类),表述及数据如下:
甲、样板币
1、光绪八年吉林机器官局监造 厂平壹两
2、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 厂平壹两
3、中华民国九年造(袁像)伍圆。
4、中华民国十八年(中山正像)壹两 三帆船
乙、样币
1、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库平一两 背“YUN-NAN”龙图。(约光绪二十四年)
2、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 大清银币 库平一两 背二龙戏珠壹两。
从以上数据和有关资料信息,我们是否可作如下判断和推测:
一、样板币应先于早于少于样币。而样币不一定完全吻合于样板币。
二、鲁尔智·乔治作为银元雕刻设计师,不但有自己的设计室和设计人员队伍,还可能实际存在一个以其名字命名的造币厂。而其很可能是天津造币总厂的内设单位。这个造币厂的名义,至少沿用至民国十八年。那么,估测其存在时间,可能不少于37年。
三、在鲁尔智·乔治造币厂存续期间,可能还存在,或改称,或别称的“大清造币厂”。到了光绪二十年,已经有十多个省设厂造机制币,中经光绪二十五年清廷下令裁撤而未果,至少存在到光绪三十年。
四、这两个造币厂所试铸的(冲压的)“样板”或“样币”,共同特点是“边道压字”,而且汉文、英文并用。
五、它们的样板和样币都有“衍生物”,即同版流通币。且均改制为不带字的齿边或光边、平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