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弹钢琴的娘不都是好老师

(2013-05-30 13:46:56)
标签:

育儿

学钢琴

分类: 桃妈的唠叨
足球队上教练的孩子是最不听话的。 这话,也能放在我自己身上。 会弹琴的妈妈,也大多数不会是一个好老师。  

钢琴在我心目中是神圣的。 我爱钢琴。流行乐曲我一概不知。 有人还劝我,孩子不喜欢古典音乐是自然的。谁还听死人的音乐啊? 我脱口就说,我就听。天天听,接送孩子听,自己工作的时候听,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自从离开校园生活,一晃10多年我四海为家,儿时的钢琴留在了东海岸的家中。我经常搬家,婚前永远是住公寓,为方便买了个电子钢琴,带耳机弹琴不妨碍邻居。虽然貌似和钢琴一样,可是永远也无法和钢琴媲美,也弹不出那个味道。婚后买了房子,桃爸给了我一个钢琴作为圣诞礼物。是我四处奔波挑选出来的如意钢琴(歪个题: 想给会弹琴的老婆们惊喜的爸爸们,别介,NO, 别给老婆惊喜。钢琴这玩艺儿,每个琴都不一样,每个钢琴有个性,手感不一样哈,好像选老婆一样,必须亲自挑选,要让喜欢钢琴的人弹过了,才算是真正合理。)

我终于拥有了真正钢琴,那个开心啊,弹啊弹,一边儿弹,一边儿桃子和弟弟就争先恐后的出世了。




桃妈发现他们对音乐很有天分啊,他们听妈妈的音乐就手舞足蹈,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去碰琴,他们双手不是在砸琴,而真的是弹琴。我的孩子多有灵感阿,和别的孩子们多莫不一样啊?(OF COURSE, 谁家孩子不都这样吗? 想我当年那个傲气我都要呕吐! 连阿猫阿狗都会在钢琴上轻轻碰触声音呢。 我也别沾沾自喜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8EN00SIGG.gif

当然,幼稚天真的桃妈开始了宏伟计划,自己教孩子钢琴,多好哇,方便,省钱,亲子温馨。 殊不知,日后才发现我家孩子既没有天分,我也没有这个耐心。那个所谓的琴童天分,PEI,我也太抬举自己孩子了。 

可我当时没有看出来呀! 自己作为桃子的启蒙老师,别提多骄傲了,和女儿排排坐,我真TM神气啊!

一开始,桃子是很听话的,妈妈教几个小调子,很快就COPY会了。

桃子三岁的时候,已经能和妈妈一起合奏小曲子。 听起来很好听。  还记得吗?我在MSN上无私的奉送我和桃子的合奏。 大家观看我们母女一起合奏后嘘唏不已,大力称赞桃子是个小女莫扎特。 现在看看,众人给我的赞美不亚于皇帝的新装。谁都能用双脚看出来,这纯属我自己在弹嘛。。。 女儿就那么一个指头弹TWINKLE TWINKLE,那些激烈高难度的伴奏才是让人觉得震撼呢,那可是桃妈我弹的,别搞错了。。。想必我的听众也没那么差劲,谁弹的啥,当然能看出来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7EN00SIGG.gif

感谢大家抬举我, 让我飘飘然。量我年轻气盛,量我现在公共检讨,就别追究我自欺欺人了。幸亏我的MSN已经消失了,否则大家去翻老账,多不好意思呀!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桃子3岁我找了SUZUKI钢琴老师。 铃木钢琴教材是日本开始的,说白了就是死记硬背,熟能生巧。 美国老师提倡5岁后才学琴,否则手指头没有力气,容易出问题,SUZUKI说3岁开始。 我以前还在博里大力称赞这个教材,导致几个妈妈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桃子学了1年多, 发现学了半天仍旧是TWINKLE TWINKLE。 我那个着急啊。 我总不能天天跟桃子合奏TWINKLE TWINKLE吧? 我们这个东郭小姐滥竽充数,总有一日让来家里的朋友看穿了不是?

辞退了SUZUKI老师,我自己反省。 实际上阿,娃越大,学的越快。 3,4岁学,纯属烧银子,挑战老娘耐心的底线。 我接送桃子,手里还拖这个小BB。 何苦? 我自己是8岁学的。 就算是大名鼎鼎的钢琴家王羽佳和李云迪,可都是7岁才开始学的哪。 哪里就那么按捺不住,早早的学呢? 又不是赶火车,我急个啥啊? 

醒悟过来了,就开始自己慢慢教孩子了。以前教的TWINKLE还很容易,现在越来越复杂的课程,我再度发觉,辞退老师自己来教,也忒天真了点儿。 我可从来没有在博里吹嘘我孩子是天使哈,编制完美的梦幻啊(倒是总觉得家里有小讨债的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教了几次,我火冒三丈。  停课!  重新找了个老师。

 很巧,这个年轻的美国老师,帅的一塌糊涂。 为此网友们当年还嘲笑我半天,我这是挑老师啊,还是选美啊? 

帅哥老师好啊,他家很近,还能上门教课,我也不必每周拉着个不情愿的弟弟去老师家送桃子,等候,再接回来。 老师能登门,我就可以干更高尚的事情:比如,打扫阿, 做饭啊,换尿片啊。。。  

新老师让桃子好开心。俩人每次都在开玩笑,开开心心的学简单曲目。 不仅仅桃子开心,老娘也开心。桃妈为了表示自己纯洁无瑕, 慢慢和老师的太太也成为了好朋友。 我们两家的小儿子一样年龄,两个女人就越来越近乎了。再帅的哥们儿,只要是朋友的LG,桃妈不可能心怀鬼胎。 对这种人丝毫没有兴趣,看也不多看一眼哦。聪明的太太们都会主动和阴险女人交朋友吧?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这个老师的太太,绝对是冰雪聪明。

终于找到了专业人士给桃子教琴,人品经验相貌都适合。 我可以松口气了吧? 

哪儿的话啊? 老师每周才来我家30分钟教琴,其余的6天呢? 我也的盯着练习啊。 钢琴老师最最忌讳的就是不练习的孩子。这个和家长有很大关系,家长不督促练习, 小孩子也大多数不会那么自觉,家长不提醒老师纠正的地方,小孩子课后也不容易记住所有的细节。光纠正老师布置的东西,我也花费了好多精力,导致大脑细胞成批成批的死亡。母女关系一度恶化。

怎么办? 改! 耐心耐心再耐心。。。 开玩笑,给奖励,甚至允许桃子弹琴前后在家里翻跟头再弹,弹几分钟再翻。。。反反复复 (这个只是针对这个淘气的女中豪杰, 这丫头实在是太喜欢翻跟头了, 如果她把翻跟头锻炼的时间放在钢琴上哪怕一半儿时间,恐怕就成了女版郎朗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自从我允许她弹琴中途可以翻跟头,她立刻提高效率。。。。



可别以为我神经质。如果你孩子真的不练习也弹的很好,那么我恭喜你家有个小莫扎特,其余的,都是苦苦的磨炼家长的耐力,没有任何捷径。 我会弹琴,远远并不代表我是个好老师,甚至当老师的资格都没有。很多人挑选老师要看什么什么级别啊,什么比赛奖状啊。实际上,好老师并不一定会获奖,往往最好的老师,是最能和孩子沟通的人,用孩子的语言,激起孩子的热情,在温暖和耐心的教导下让孩子热爱钢琴。

那。。。 俺们没有天分,翻跟头能翻到什么地步,桃子到底还学吗? 

学。 桃子从来没有说她讨厌钢琴,她很喜欢炫耀自己的技巧,看到琴就主动弹给同学们和大人们 (这点,桃子超越桃妈。当年的桃妈最最讨厌弹给家里来的亲朋好友们了,每次家里来人,长辈们都要我弹琴,烦不烦啊??? 就我这臭脾气都能日后爱弹琴发疯,我看,还是给女儿个机会吧?)。

俺们虽然没有天分,但是我也相信铁杵磨成针这个道理。这点,炎黄子孙们很能理解。咱千年文化里时不时的说铁杵磨成针啊,愚公移山啊,子不教父之过啊,教不严师之惰啊。。。 (还有很多呢,请大家分享成语故事哈)。 这个传统也能解释为啥很多在美国的华裔孩子弹琴很好。钢琴比赛和表演的时候,常常是黑压压一片亚裔给孩子们捧场。中国家长们更有毅力督促孩子学习。 不愿意自卖自夸,但我要说,幸亏有了我们强大的祖国对钢琴毫无保留的如醉如痴,移民美国后,给了美国钢琴老师们铁饭碗,不愁找不到学生。否则钢琴和古典音乐已经在欧美成为老一辈儿传说了。 

20多年了,钢琴给我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 桃子和这个老师整天嘻嘻哈哈, 不知不觉学了不少东西。 

有一点,这个老师并不是永远让我开心的。 他不纠正手指 (偶尔,但是不像我朋友的中国老师一样必须纠正,否则就不能弹下一个)。 这个老师也不是传统的古典音乐拥护者,他用的是FABER一系列的谱子。我不喜欢桃子时不时的混杂弹爵士乐曲。 爵士乐,大家听着觉得简单,但是误解了,实际上是高难度的,弹的人也的骨子里有这个韵味。 而且节奏感要超强(尽管听起来很杂乱)。对一个孩子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我跟老师鼓起勇气讨论了半天,软硬都施记,老师同意我的建议,添加了一些传统的练习曲,布格姆勒,但主要还是FABER。 特地给桃子安排的,其他初级学生们仍旧是ALFRED或者FABER。如果桃子和大家统一,当老师多简单啊? 就我事儿多! 我跟老师明着暗着沟通, 又混了2年, 和老师统一战线。 桃子进展稳定了, 对钢琴很喜爱,更爱给朋友们大人们炫耀。

可惜好景不长。我某日又要挑起重担, 暂时当桃子的钢琴老师了。

待续。 

(不是我要卖关子,实在是大家都抱怨过我啰里啰唆。 我要是再说下去,恐怕能治疗失眠病患者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