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

(2022-07-15 21:18:38)
标签:

中山公园

故宫

暑期

文化宫

一日三园游

分类: 到处乱走
    2022年7月8日北京的疫情虽然仍有反复,但总算控制住了。天气预报今天有雨,难得的清凉之际再次来一次一日三园游。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午门
    上午由劳动人民文化宫穿至午门,阴雨绵绵,文化宫内都没啥游人,异常清静。不过行至午门,排队等候进入故宫的游人数量与之前几次不可同日而语,应该是放了暑假的缘故。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中山堂和社稷坛
    穿过午门前往中山公园,这里和文化宫一样幽静。社稷坛祭坛按《周礼》“左祖右社”的古制建置,是皇帝祭祀土神、五谷神的地方。上层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铺设五色坛土,俗称“五色土”,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坛台中央立“社主石”,亦称“江山石”,上锐下方,表示“江山永固”。中山堂,原名“社稷坛拜殿”,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时休息或遇风雨在此行礼的地方。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将此殿作为灵堂。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后,李大钊、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多次到此参加学会活动。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紫薇伴长廊
    正值午餐时间,来今雨轩内食客爆满,只好选择在旁边的长廊品尝著名的冬菜肉包。长长的走廊蜿蜒曲折,到处都可以借景色,伴着雨声,赏着花鸟,很是惬意。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保卫和平坊
    保卫和平坊,牌坊正中镌刻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镏金的大字。碑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克林德之死成为列强向清政府进行威胁、讹诈的借口,要挟清政府要在克林德被害处树立与其品位相当的铭志碑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协约国的提议下,将碑坊移建到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内,改为“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1952年,为了纪念在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将“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更名为“保卫和平”坊。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水榭睡莲
    唐花坞取名原由是:“唐”与“煻”通,“煻”是用火烘焙的意思。“唐花”,即是在暖房里培育的花,亦叫“堂花”。唐花坞是公园内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多年来公园运用花期控制技术,使牡丹、梅花、迎春花在腊月同时开放,成为京城花事一景。在唐花坞前有一片荷塘,虽荷花已败,但睡莲正艳,雨后更显亮丽。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社稷文化展
    神厨、神库为社稷坛附属建筑,神库在南,神厨在北。神库用于安放太社、太稷神牌、神龛及有关各种陈设、祭器等物品。每到祭祀时,将神牌请出,将各种陈设、祭器、案桌等按位次安放在五色土坛上,祭祀后收回安放原处。神厨为制作祭品的处所,并存放各种厨具。目前在此设有社稷文化展,展览由“敬天法祖—北京皇家祭坛”、“农耕稼穑社与稷的渊源”、“社稷坛宇社稷坛布局”、“皇朝祀社社稷坛祭祀礼仪”等四部分组成,介绍社稷、祭祀的历史渊源及园史。
2022.07.12一日三园游(II)断虹桥
    离开中山公园再次来到午门,此时排队的游客少多了。本想到故宫寻访“龙吐水”的奇观,没承想雨过天晴出了太阳。想去享受一下娘娘下午茶,也因游客太多而放弃了,下次还是等过了暑期再来吧。由东华门离开故宫,结束再一次的一日三园游,此行的重点是中山公园,又一个我多年未涉足的地方,再一次补充了儿时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