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

(2015-05-13 21:42:34)
标签:

一千零一夜

波斯波利斯

琐罗亚斯德教

哈菲兹

设拉子

分类: 旅游与集邮

续前...

    2015年2月18日(波斯历1393年11月29日),早6:30起床,在酒店吃过早餐后,8:00驱车前往亚兹德。途经克尔曼发电厂时,还遭遇了警察临检,有惊无险顺利放行。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路边穿传统服装的俾路支人
  俾路支人(Baloch people)是泛伊朗人的一支高原土著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和沙漠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俗。伊朗俾路支男人一般穿宽大的格米兹和谢尔瓦尔。“格米兹”是一种过膝的长衫,胸前开半襟,两侧开衩;“谢尔瓦尔”则是一种宽大的长裤,腰部打褶裥。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路边的开心果树田
  一路上随处可见路边的开心果树田,克尔曼省是伊朗开心果的主产区。伊朗是世界开心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凭借当地种植气候的优越条件,开心果年产量可达几十万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Laleh Yazd酒店屋顶上

  由克尔曼前往亚兹德的路上,大巴车在茫茫戈壁中行驶了五个多小时,路过拉夫桑詹Rafsanjan和阿纳尔Anar,13:28到达古城吃午餐,饭后前往古城最大的广场。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阿米尔·恰赫马格广场

  阿米尔·恰赫马格(Amir Chakhmagh)广场是亚兹德的城市地标建筑,广场上有一座叶子形状的木制物件“Nakhl”,据说是早前在阿舒拉节举行庆典时留下的。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Amir Chakhmagh广场
  Amir Chakhmagh广场是当地人休闲的好去处,喷水池中的一组雕塑,记录着古代波斯人在亚兹德的足迹。
广场旁的有一个不大的巴扎,在特色小店里购买了些当地特色甜食之后开始步行游览古城。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聚礼清真寺
  聚礼清真寺(Jame Mosque of Yazd),又称礼拜五清真寺,始建于12世纪,后于14世纪和19世纪进行过大规模翻修,两座48米高的宣礼塔是伊朗所有清真寺最高的。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聚礼清真寺
     贾玛(Jama)一词来源于穆斯林在星期五下午举行的主麻日聚礼,主麻日是伊斯兰教聚礼日,穆斯林于每周星期五下午在清真寺举行的宗教仪式。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高耸的穹顶中

  主麻一词系阿拉伯语“聚礼”的音译,Jame清真寺亚兹德是最好的波斯马赛克和优秀建筑实例,外墙用蓝白色马赛克铺成,每一块马赛克都是不同的图案。进入清真寺,抬头望见大的穹顶套有小的穹顶,一层套一层,设计相当别致。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聚礼清真寺的宣礼塔
  据说两个宣礼塔是由师徒两人分别设计建造的,而师傅由于败给徒弟更为巧妙的设计而跳下宣礼塔自杀,徒弟也因悔恨而自杀身亡。不过此事没有找到具体的记载,不知是真是假。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精美的波斯马赛克图案
    游牧的阿拉伯人只懂伊斯兰教,但不会建清真寺,在伊朗看到精美的清真寺都是波斯人设计、建造的。在建造的时候,信奉拜火教的波斯人,把鲜艳的火光变成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刻画在清真寺的外墙上,用这样一种方式,默默的抵抗着文化的侵略。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聚礼清真寺内的米哈拉布Mihrab
   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凹壁”、“窑殿”,西方译为“壁龛”,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礼拜殿的设施之一,设于礼拜殿后墙正中处的小拱门,朝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克尔白,以表示穆斯林礼拜的正向。清真寺的伊玛目(领拜人)率寺内众穆斯林礼拜时便面向米哈拉布。跟传统宗教的神龛不同的是,伊斯兰教义禁止崇拜偶像,因此米哈拉布并没有人像图画或雕塑,通常会写满大赞辞等用以向阿拉致敬的字句。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聚礼清真寺内
    由于保存完好,该清真寺各部分均可清晰看出是在不同时代完成的。进入主庭院,东面的清真寺是前塞尔柱克突厥时期建造的,南面则是14世纪的建筑,西面最精美的主入口建筑是18-19世纪的作品,它和清真寺穹顶的马赛克装饰都做工复杂、精致,非常震撼。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聚礼清真寺外发现的小baby

  参观过聚礼清真寺后,集合时被停在路边车内可爱的小baby吸引,baby的父亲不但没有拒绝我们的“骚扰”,反而很是配合地托起小baby跟我们打招呼。比起国内现在的情况,伊朗人民真是热情多了。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亚兹德古城

  离开聚礼清真寺,开始步行游览亚兹德老城区,穿梭在古巷里,欣赏古城中随处可见独特的风塔(Badgjr)密密麻麻的风塔是亚兹德人特有的空调系统,由于亚兹德夏日高温可达50多℃,基本每家每户都会在地下建有房屋,利用风塔可以捕捉空气中微小的空气流动,并通过长长的风道把风导入地下。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亚兹德古城的坎儿井
  亚兹德地下被人工开凿的坎儿井覆盖,当地人利用坎儿井水渠穿过地下房屋,在地下房屋中形成自然水流,结合风塔在地下形成一个迷人的凉爽空间。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亚历山大监狱
  亚历山大监狱也叫Zia’ieh学校,于15世纪开始修建,最终于伊朗历705年完工。还有一种说法称院子中央的深井是亚历山大大帝入侵波斯时所建的地牢。亚历山大监狱目前只有圆顶及周围的一部分建筑被保留下来,其他部分都已损毁。圆顶由泥砖砌成,分为两层,上面为蓝色和金色的装饰。这个圆顶是蒙古时期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启发了之后许多波斯建筑师的灵感。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亚兹德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十二伊玛目清真寺 BOGHEH-e-DAVAZDAH EMAM (波斯语:马格巴莱亦·达瓦兹达·伊玛目)亦被称为墓地清真寺,听导游介绍这里是亚兹德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Fahadan Museum Hotel内
  亚兹德Fahadan Museum酒店,是250年历史古宅改建的。酒店在建筑设计、庭院布局、室内装饰等都尽善尽美的诠释和传承波斯文化的精髓,并为收藏的珍贵艺术品设阵列展室。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酒店屋顶上的风景
  Fahadan Museum酒店人以博物馆自居,无论是否则入住,游人都可以来参观这里,在此可以就餐或在卧塌上品咖啡休闲,风塔灌入丝丝凉风,让人乐不思蜀。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酒店屋顶上的风景
  我独自一人在Fahadan Museum酒店内乱跑乱闯,终于寻找到了登上屋顶的楼梯,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到老城及不远处的山脉,风光独好。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琐罗亚斯德教火庙

  黄昏时分抵达琐罗亚斯德教火庙,这里是拜火教圣火长燃的地方。拜火教是波斯本土的宗教,全称为琐罗亚斯德教Zarathustra。在伊斯兰教统领波斯前,拜火教是的古波斯国教。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拜火教火庙内热情的当地人

  火神庙Yazd Zoroastrian fire temple内供着就熊熊燃烧的圣火,据说在这里的圣火自公元470年始一直燃烧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的标志

    拜火庙正前方的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的标志,标志正中是一个名为法拉瓦哈(Faravahar)的人面鹰翅守护灵,他的头象征着体验和智慧,右手指向上方,象征对神的崇拜,左手拿着指环象征统一,代表承诺。标志中间较大的指环象征永恒和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而在法拉瓦哈左右两侧各有三层羽毛,分别象征思想、语言和行为的纯洁。法拉瓦哈前面一条尾巴象征应被抛弃的邪恶思想、行为和语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负能量。后面一条尾巴则代表着善良,也就是正能量。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圣火

    火庙也称奥塔什喀代(Ateshkadehymh),其最重要的圣物是代表光明的圣火,熊熊燃烧的圣火在玻璃窗内被供奉着,不能熄灭。圣火自公元470年开始便一直燃烧至今,1174年圣火从Nahid-e-Pars寺庙转移到Arkadan,在1474年又转移到亚兹德,而在1940年才被移至现在的位置。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荳拉塔巴特花园城墙

  离开火神庙天色以晚,但考虑到明天的行程安排还是决定夜游往荳拉塔巴特花园。荳拉塔巴特花园DOWLAT ABAD GARDEN是亚兹德最大的花园,建园历史约180年,原本是亚兹德省长官邸的私家花园,花园被城墙围绕,感觉像是一座城堡。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荳拉塔巴特花园城墙上

  荳拉塔巴特花园2011年作为波斯传统花园群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登上城墙眺望花园夜色,此行的第一座波斯花园在夜幕下熠熠生辉。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全市最高的风塔
    荳拉塔巴特花园为沙漠地区典型的波斯花园,园内有一座高高的风塔,室内配有精美的彩色玻璃,站在风口处可以感觉到阵阵微风吹过,顿感凉意。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藏红花冰淇淋
  离开荳拉塔巴特花园,我们一行前往当地的甜品店,这里各色甜品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终于品尝到著名的藏红花冰淇淋,满足ing...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晚餐地点
    今天是国内的除夕夜,旅行社特意安排了颇具特色的餐厅大家一起共庆春节的到来。整个晚餐过程还有音乐及歌手伴唱,很有节日气氛。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亚兹德当地酒店

  吃过晚餐演出结束后,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后乘车返回Safaiyeh Hotel酒店休息。
    另记:

  1.亚兹德(Yazd)地处戈壁深处、沙漠边缘,7000年的历史,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居住的城市”。古老的传统和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有一种安静、朴素又略带乡土气息的独特的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2.在伊朗一般清真寺门前都有这个叶子形状的大型木架子“Nakhl”,是用于什叶派举行阿舒拉日纪念时游行抬着的圣物阿舒拉日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阿里次子侯赛因的哀悼日;

  3.在我国拜火教因为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而闻名,小说中来自波斯的紫衫龙王和小昭是何等神秘,武林圣火令的地位又是何等的崇高。而现实中,拜火教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中亚,是古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的,因此拜火教的全称也叫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是摩尼教之源,在我国被称为“祆(xiān)教”。记得我最早知道拜火教是通过早年间《我爱我家》电视剧中涉及到的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问题时提到这一古老的宗教;

  4.波斯园林的主要设计理念突出了对伊甸园及琐罗亚斯德教四大元素—天空、水、大地、植物的象征意象,所有园林都分为四个部分,并且水在园林的灌溉与装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朗9大花园201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帕萨尔加德花园、天堂花园、四十柱宫花园、菲恩花园、阿巴斯-阿巴德花园、王子花园、荳拉塔巴特花园、帕赫鲁普尔花园以及阿克巴里耶花园;

  5.新疆的坎儿井,有人说是从汉代的井渠演变而来的,但维吾尔语称坎儿井为Karez,来自波斯语;坎儿井的发掘方法和功能也和波斯地区一样,而波斯早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3-前334年)时期就有坎儿井了,比西汉还要早,所以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新疆的坎儿井一定是从波斯来的。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寂静塔

  2015年2月19日(波斯历1393年11月30日),早餐后前往参观寂静之塔(Yazd Zoroastrian tower of silence),这是拜火教实行天葬的地方。拜火教徒认为,尸体太肮脏,火葬会污染了火,水葬会污染了水,土葬会污染大地,于是他们采取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完成生命的轮回,那就是天葬。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具有中东特色的土房子
  寂静塔下
具有中东特色的土房子,这些房子是古时的驿站,也是进行天葬时葬礼人员的住所。中间的尖顶是蓄水池;风塔引进的风将蓄水池内的水冷却,然后经地下水道引到民居,就是土空调。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登上寂静塔
  登上两座寂静塔中的一座远眺,不远处围墙之内是在1978年禁止天葬方式之后拜火教教徒现在的墓园,隐约可见每个墓碑上均刻有阿胡拉·马兹达的画像。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存放遗骨的地方
  寂静塔的建筑形式很简单,就是圆柱形的无顶塔柱,上方砌成的平台中间有一个圆坑,平台上面有两三米高的塔墙。拜火教的天葬就是将尸体摆放在石板上,等待秃鹫把肉吃掉后,骨头再扔进圆坑里,等到圆坑内堆满了骨头,教徒们会另觅他处,再建造一座新的寂静塔。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看守天葬台的老汉
  快要离开寂静塔时候,看守天葬台、信琐罗亚斯德教的老汉牵着毛驴出现在大家面前,据说他每天都会按时至此,非常虔诚地守护着自己的信仰。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前往设拉子的路上
  9:45离开亚兹德前往设拉子,10:20途经鹰山,13:30在途中吃过午餐后继续赶路,16:00终于抵达设拉子,未做停顿由摄政者城堡直接步行前往巴扎。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设拉子摄政者城堡
  
摄政者城堡始建于赞德王朝Zand Dynasty,曾是卡里姆汗的住所和该王朝的军事指挥中心,后在恺加王朝成为省长办公的地方。恺加王朝覆灭后,又被改造成监狱。摄政王城堡四个角建有14米高的圆形炮台,其中一个炮楼已经倾斜。城堡全部用熟砖砌成,并采用凹陷的方法砌出很有感染力的图案。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巴扎

    设拉子的巴扎是老城的中心,里面还保存了曾经商队们驻扎的古老的驿站,巴扎内四通八达的道路像迷宫一样,进去之后就很难再辨清方向。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可爱的小baby

  巴扎外的瓦基尔清真寺Vakil Mosque旁遇见了可爱的小baby和美丽的伊斯兰妇女,上前攀谈虽语言不通却仍能感受到伊朗人的热情和友好。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身披罩袍Chador
  离开巴扎由于距吃饭时间还尚早,我们来到行程外的一处据导游说最美丽的清真寺-圣祠清真寺Imamzadeh ye Ali ebn e Hamze。女性进入清真寺需要身扮罩袍chador,门口的工作人员提供罩袍并帮助我们从头盖到脚裹好,还要遮住大半的脸。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伊朗邮票中信徒祈祷时的场景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从女性入口进入后的圣祠内
  圣祠清真寺也称绿镜清真寺,是阿里•伊本•哈梅兹陵墓。清真寺的入口男女分开,脱鞋后进入了如水晶宫般美轮美奂的寺内,赶上晚上当地人正在做祈祷,到处都是虔诚的信徒,怕打扰了她们,赶紧离开。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晚餐披萨饼
  晚餐终于与前两天有所区别,是西式披萨和意大利面,虽然这些都是我平时并不爱吃西餐,但总算能换换口味也让我胃口大开。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设拉子当地酒店

  20:00吃过晚餐后抵达Setaregan酒店,酒店虽然不大,但从大堂到房间内都布置得颇具情致,处处让人感受到这座古老城市独特之处。稍作休整后,结伴出发外出逛街,准备好好感受下玫瑰与夜莺之城的魅力。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设拉子街头甜品店

  逛了逛设拉子路边的商店,还赶上了街头摆摊的夜市,然后夜游了街心公园之后,22:00返回酒店休息。

  另记:

  1.设拉子Shiraz是伊朗第六大城市,公元前6世纪时即为波斯帝国的中心地区,素以玫瑰和夜莺之城及诗人的故乡闻名于世;

  2.夜游街头时遇到了一个鼻子上贴着医用纱布的人,前几天在德黑兰也曾经发现过,原先还以为是家庭暴力造成的,后来才知道他们只是做了鼻子整形手术,在伊朗这种手术非常常见,整了鼻子的人不但不会遮遮掩掩,还对此颇感骄傲,顶着裹着医用纱布的鼻子招摇过市; 

  3.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祈祷方式的不同:穆斯林们(逊尼派和什叶派)在祈祷时要用到一小块地毯,他们跪在毯子上,屈身,以额头接触地面;与逊尼派不同,什叶派则将头磕在一块小石块上。祈祷时,逊尼派手臂相叠于胸腔下方,什叶派则双手下垂; 

  4.伊朗很多旅馆都会在客房里摆放一块泥土制成的小石块,它是什叶派穆斯林礼拜时专用的圣物,是旅店特意为客人准备的。不仅如此,房间的墙壁上还有一个指示麦加方向的标识,便于教徒礼拜。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酒店内的餐厅

  2015年2月20日(波斯历1393年12月1日),早餐后前往波斯波利斯,参观古波斯的波斯波利斯皇宫,它曾是波斯帝国的首都,它在公元前331年被征服者亚历山大焚城,现位于荒漠地带。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乌云笼罩下的波斯波利斯
  在古波斯语中,polis意为“都城”,Persepolis直译过来,就是“波斯都城”的意思。波斯波利斯由“万王之王”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520年开始建造,用于接受万国朝拜。整个工程由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和阿塔薛西斯一世三代历经70年才完成。200多年后,马其顿君王亚历山大挥师东进灭亡波斯,一把火结束了这座宫城的辉煌。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万国门
  进入波斯波利斯遗址,首先看到的是万国门(Gate of All Nations),这里曾是一个由四根石柱支撑的大厅(现存三根)。2500年前,波斯帝国各地的贵族和外国使节前来拜谒波斯皇帝时,首先要在这个大厅内等候。门上石刻着用三种文字(古波斯文、埃兰文、古巴比伦文),所写的铭文,薛西斯一世创建了此门。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宫殿守护神

  门上的两个巨大石雕-拉玛苏Lamassu是保护亚述宫殿和神庙的神祇,常被描绘成一头公牛或狮子的身体,鹰的翅膀,与人的头,显示的是帝王的君威。回国后得知极端组织ISIS(伊斯兰国)最近在摩苏尔博物馆破坏的那些无价且独一无二的雕塑就是拉玛苏雕塑,这种对人类文明肆意践踏的行为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Achaemenid griffin
  万国门内四根柱子的柱头是伊朗传说中的神鹰(已从柱身倒塌,放在万国门后的“行军道”旁),这座石雕很奇异,是两只身体相连、长着鸟嘴和耳朵的生物,现实中并不存在,它的名字叫 Homa,是古波斯寓言中的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吉祥神鸟。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公牛雕饰的柱头

  在波斯波利斯建筑群内,共有四种类型的柱头:人首、狮头、牛首、鹰头,许多已被破坏或未完成的雕像散落在道路两边。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来访使臣鞠躬朝拜、虔诚敬奉
  穿过万国门,经行军道(Army Street),来到破败不堪的百柱大殿(The Hundred Column Hall)门口,门两边雕刻着一排排皇家卫队手持兵器、肩挎弓箭、臂挽盾牌、列队前进、步步登高。最上面端坐着仪态威严、尊贵显赫的波斯王“大流士一世”。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百柱大厅仅存的断柱残壁
  百柱大厅大门上精美的浮雕,戴方帽子穿长衣的是波斯人,戴圆帽子佩短剑的是米底亚人,反映了波斯王接见外国使臣的情景。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手持戈矛、神情静穆的士兵

    通往中央大厅的阶梯侧面的石墙上有数组精美绝伦的浮雕,手持戈矛、神情静穆的皇家卫队,号称不死兵团的波斯精锐,由一万人组成。狮子与牛的咬春图浮雕,浮雕源于波斯历法,公牛代表冬天最后一个星座,狮子是春天的第一个星座,狮咬牛,即是旧岁的终结,新年的开端。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不同国家的进贡队伍
  通往觐见大厅的阶梯侧面的精美浮雕,历经2500年仍栩栩如生,展现了索格底(粟特)、坎大哈、印度、埃及、希腊、小亚细亚、腓尼基、巴比伦、阿拉伯等23个国家或城邦的使臣向号称“全部大陆的君主”大流士一世进贡的情景。不同国家的进贡队伍有着不同的服饰和不同的贡品,堪称上古时期大西亚地区各民族衣着风俗和生活风貌的民俗博物馆。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阶梯上精美的浮雕

  浮雕中雕刻的古波斯“楔形文字”,因为笔画很像铁钉在泥模上按出来的印记,也有称之“钉头文字”的。不同国家和民族觐见国王的图案,在浮雕上都由一棵柏树隔开,队伍最前面是宫庭的接待员,握着使节团员的手,引领觐见国王。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阶梯上精美的浮雕
  浮雕中的波斯宫廷贵族,互相挽手搭肩象征波斯贵族的齐心协力。波斯宫廷贵族,戴方帽子穿长衣的是波斯人,戴圆帽子的是米底亚人。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谒见殿
  谒见殿The Apadana,Apadana Palace阿帕达纳宫,或译谒见殿,殿内大厅呈正方形,面积达3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万人,是波斯波利斯最大的宫殿,用于接见群臣和外国使节,举行庆典。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

  不远处的这片林子包含5000棵树,分列在波斯波利斯入口大道两边,每边各2500棵。这是巴列维国王在1971年为庆祝波斯帝国建国2500周年,专门从国外购买的。他当时在波斯波利斯举行欢庆大典,广邀各国驻伊使节,从非洲进口水果、从法国进口香水、服装,共花费1亿多美元,《时代》杂志称之为“整个世界历史上最盛大的狂欢派对之一”。由于典礼过于奢华,巴列维由此引发极大民怨,为后来被推翻埋下伏笔。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大流士(Darius 1)宫殿
  大流士一世及其继任者筑建了一系列精美绝伦的城门、皇家宫院和厅室等。当时的主要建筑有中央大厅、百柱大厅、大流士一世寝宫、薛西斯寝宫、后宫、国库、营房等,各个部分连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阿胡拉·马兹达浮雕

  波斯智慧之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像,代表着君权神授。阿胡拉•马兹达是古代波斯所奉的至高之神,而且是合法国王的保护神。波斯古经认为阿胡拉•马兹达本身就是行善之神,把他当作善良、智慧和所有好事创造者的化身。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后宫遗址

  后宫遗址(The Harem of Xerxes)复原后现为博物馆,在这里展示有在多年的考古挖掘中,波斯波利斯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武器和家庭用具等。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波斯波利斯遗址
  爬上山坡,三面环山雄踞于天然石台上的波斯波利斯一览无余。往日的宏伟宫殿现如今仅遗留下来的一片气势雄伟的遗迹,背靠着光秃秃的赫马特山,雄踞在高出平原15米的天然石平台上。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波斯波利斯遗址
  波斯波利斯并非波斯君主们的日常寝宫,而是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所,每逢国王的登基大典、接见各国使臣的朝贡仪式、新年庆典、梅赫尔甘节(琐罗亚斯德教的宗教节日)庆典,国王才移驾此宫。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分开两边的平台阶梯
  平台阶梯Terrace Stairway,阶梯宽7米,共有111级台阶,每级石阶梯只有10cm高,足以让人骑马上去。
而这111级台阶还有着它另一层含义,据说当年波斯帝国过于庞大,从最远的城市星夜兼程到达波斯波利斯,至少也需要111天的时间,所以,大流士王就特意将台阶做成了111这个数字,以显示帝国的庞大。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Naqsh-e Rustam全景图(网上)

  12:45离开波斯波利斯,吃过午餐后,13:45到达洛斯达姆(Naqsh-e Rustam)。这里是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四代国王的墓地,巨大的十字形雕刻称为“波斯十字(Persian Crosses)”每个“十字”都是一位波斯国王的陵墓。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Naqsh-e Rustam

  Naqsh-e Rustam在这面长长的岩壁上并列着三座陵墓,从左至右分别是:大流士二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Naqsh-e Rustam
  和前三座陵墓山体右侧成直角相连的山上开凿了薛西斯一世的陵墓。
Naqsh-e Rustam是伊朗最重要的考古地之一,这里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萨珊王朝的遗址。而Rustam相传是最早的波斯民族英雄。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古兰经门

  离开洛斯达姆后返回设拉子,14:30到达古兰经门。古兰门是一座建于设拉子城北装饰用的城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卡里姆汗(赞德王朝第一位统治者)曾在这个城门顶上的小房间里放置了一本《古兰经》,以求赐福。在这部《古兰经》的影响下,这个城门将保佑设拉子人均能平安归来。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古兰经门旁可爱的一对Twins
  今天是周五,是伊朗的休息日,古兰经门周围聚集了很多出来休闲的当地人。伊朗人家庭观念很重,一般放假都是与家人在一起,在草地上铺上地毯,一家人在一起喝茶、玩耍,简单但快乐。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哈菲兹陵墓外街边漂亮的涂鸦

  离开古兰经门后前往哈菲兹陵园,设拉子出现过众多伟大的诗人,所以在设拉子保留了很多诗人的墓碑,哈菲兹的墓就是其中的代表。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哈菲兹陵内
  哈菲兹,本名沙姆斯丁·穆罕默德,为最有名的波斯抒情诗人,哈菲兹为其笔名,意为“能背诵《古兰经》者。哈菲兹的诗里最常出现的是美酒、夜莺、美女、玫瑰和花园。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哈菲兹陵墓
  伊朗最著名的诗人哈菲兹是伊朗的“心灵之神”,是伊朗人民的精神力量,在哈菲兹墓园,随处可见手持诗集、沉浸在诗歌中的人们,还有人向他的大理石棺膜拜。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热情的伊朗人

  在伊朗有这样一种说法,“除《古兰经》外,每个伊朗人家里都有一本哈菲兹诗集”。不知是受他浪漫主义的影响,此行遇到的伊朗人显得轻松而且随和,外向而且热情。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伊朗邮票

  据说哈菲兹的诗集可以用来预知未来,团友中有人购买了一本回去研究,首先想预测下明天的天气,希望能出太阳好去粉红清真寺。我也在哈菲兹陵墓内的纪念品店购到了一直再寻找的伊朗邮票,也算收获颇丰。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设拉子街景

  由哈菲兹陵墓离开后,16:00返回酒店,稍作休整后决定步行前往昨天去过但未及仔细欣赏的圣祠清真寺。一路上天也放晴了,雨后的城市更显得宁静而祥和。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圣祠清真寺外
  圣祠清真寺曾因地震而毁,19世纪时进行了重修,现今的建筑穹顶非常显眼,在蓝天白云下呈现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圣祠清真寺内
  原本担心没有导游的引领是否能进入寺内,不过这样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一进门工作人员就热情地帮我披好罩袍chador,心存敬畏地再此进入这神圣之地。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清真寺内
  因为还未到晚间祈祷的时间,清真寺内不象昨天那样挤满了人,我可以慢慢欣赏寺内美丽的装璜的同时也不打扰到周围虔诚的信徒。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精美绝伦的清真寺内部
  清真寺内的彩窗、古老的木门以及内部绿色镜子的装饰真是可以说是耀眼,总算明白为什么它又被称为绿镜清真寺了。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虔诚的伊朗人民
  没有了集合时间的限制,我有了足够的时间与旁边的伊朗女孩们简单地进行沟通,虽然语言上有障碍,但从她们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她们的热情与真诚。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夜幕下的圣祠清真寺
  随着夜幕的降临,灯光下的圣祠清真寺更显得庄严肃穆,信徒们也渐渐聚集而来。在这几天的观察中,我深深体会到信仰带给伊朗人心灵上的安宁与富足。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伊朗大饼

  18:50伴着夜色返回酒店,集合后步行至旁边的饭店吃晚餐,依旧是老三样:大饼、烤肉米饭和假啤酒。21:30返回酒店休息。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当地特色餐厅
  另记:

  1.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斯波利斯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波斯波利斯也是伊朗最早列入世界遗产的古建筑群遗址;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网上波斯波利斯全景复原图
  注释:①大楼梯/入口;②万国之门;③石水塔;④可能是车间;⑤皇后寝宫现为博物馆;⑥  觐见宫/大流士大帝觐见宫;⑦大流士大帝宫;⑧薛西斯宫;⑨中央宫/贵族议事厅;⑩金库;⑪百柱厅/可能是薛西斯大帝觐见宫;⑫未完工宫殿或阿尔塔薛西斯宫;⑬下水道或供水系统;⑭皇陵;⑮守卫塔和石井;⑯后宫;

  2.伊朗为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发行的邮票中主题包括:波斯波利斯、亚兹德通风塔、典型的伊朗沙漠建筑和世界最早的人权宪章;

游记-寻访一千零一夜 <wbr>波斯瑰丽伊朗12日(二)伊朗邮票

  居鲁士圆柱是以公元前6世纪征服了巴比伦的波斯帝国统治者居鲁士的名字命名,记载着居鲁士公元前539年征服巴比伦等内容,于1879年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遗迹中出土,现存于大英博物馆。据居鲁士文书所载,在波斯攻陷巴比伦后,居鲁士大帝宣布释放所有奴隶回乡。因此,圣经学者一般认为它是居鲁士大帝在巴比伦之囚后让犹太人重返应许之地政策的证据。居鲁士圆柱亦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人权宣言,尽管此看法被大英博物馆与部分西亚古代史学者所否定;

  3.波斯波利斯是我此次伊朗之行最为向往的,波斯遗址处处散发出的古老文明气息,令我感受颇深。而到达时的大雨滂沱,瞬间转化为阳光普照,也让我惊叹不已;

  4.伊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拥有两套文化传统的国家:一是琐罗亚斯德教文化传统,这是伊朗的根;二是伊斯兰教文化传统,这是伊朗的血脉。二者都曾有过繁荣发达的辉煌,这既是伊朗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也是伊朗这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退失据、陷入彷徨迷惘的缘由。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