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教育, 从哪里入手呢
http://s8/bmiddle/6090bcd9ga1fb44d196b7&690家长应从自身做起" TITLE="阳刚教育, 家长应从自身做起" />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了一本很让人揪心的《拯救男孩》,男孩女性化让他忧心忡忡。“男孩危机”由此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多名四川省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在幼儿及小学教育中加强男孩“阳光教育”的建议》。他们认为,阳光教育不只是肌肉发达、勇猛好斗的身体、外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阳刚气质”、精神的培养。她们建议,应增加幼儿园、小学男老师比例,增加男孩“阳刚”气质的培养。
目前我国中小学男老师稀缺,至于幼儿园更是奇货可居。据说90万幼儿教师里,男教师只有2000人,并且存活率不足5%,和国宝大熊猫都有一拼。仔细一想,多多所在的幼儿园的50位教师中,确实没有一个男老师。再看我班上的30位男生,具有阳刚外形的男孩不少,但有阳刚精神的实在少之又少。有的人高马大但恶作剧捣蛋,不能算阳刚气质吧?有的四肢发达但缺乏自信、学习不自觉,也不能算阳刚精神吧?
学生一年级刚入学时,我对每位孩子进行了仔细的了解,男生受家长的影响远远超过女生。我发现有如下有趣的现象:
1、由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孩子,普遍比较单纯善良,思想简单,很少与别人发生争执或打架。他们中的很多人独立性差,扫地是在学校里轮到做值日时不得已学会的,有的做事情动作比较慢。
2、常常加班、文化程度不高的外地生家长,没有老人的帮忙,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少有时间顾及,缺少思想上的沟通。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调皮干了坏事,或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棍棒相加,打得多了,也拿孩子没辙了。这部分孩子往往学习上上进心不强,成绩位于班级中下游,要别人监督才会去做事情,缺乏自觉性。
3、家长有一定文化水平、对孩子的成长也比较重视的,这些孩子相对比较乖巧,个人行为习惯培养良好。
4、对班上三四个特别调皮、拖拉和不自觉的孩子调查发现:他们有的更换了好几家幼儿园,见过各种老师,可谓是久经沙场。有的很小就上了幼儿园, 其中一个外地生小朋友被送进私人幼儿园时才18个月,原因是家长打工赚钱实在没时间抚养,上小学前已经读了5年幼儿园,这样的孩子不成为孩子王或产生厌学情绪才奇怪呢!
5、孩子言行其实是父母言行的间接体现。在学校里稍有不如意就对同学拳脚相向的人,他的爸爸是这样教育的:谁敢碰你,你就打他一巴掌。有一次,一个爸爸送孩子来校,站在校门口吃饭团。我走过去打了声招呼,这时正好孩子吃饱了,把没吃完的饭团和尼龙袋随手扔在地上。我赶紧叫他捡起来,扔到几步之遥的垃圾桶里。孩子的爸爸也教育了几句,说不该乱扔垃圾。我与孩子的爸爸聊了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近况,孩子爸爸把正在吸的烟灭了,往地上一扔,还用脚捻了一下。我看在眼里,很想告诉这位家长:要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应该给孩子起好榜样作用。
该怎样把男孩教育得阳刚一点,当宠妈不行,做虎妈似乎也不行。孩子个性不一,教育方法也不同,难就难在度的把握。
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故事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子路问孔子:“想好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父兄还在,你要先和他们商量了再做。”冉有也问同样的问题:“想好了就去做吗?”孔子说:“想好了就去做。”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两个人问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却不同呢?”孔子说:“子路争强好胜,因此可以使他谦让,冉有胆小怕事,所以要鼓励他当机立断。” 敏锐的眼光和得当的处事方式,值得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中借鉴。
我想,增加男性教师的比例,改革当前学校的教育制度,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活动,提高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阳刚气质的男孩,尽一份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