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2010-12-15 23:48:59)
标签:
妈妈榜样文明好学尊老节俭教育育儿 |
分类: 悠悠岁月成长记[3-6岁] |
妈妈,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某母亲带着她两个兴高采烈的孩子来到剧院的售票处。“我要买3张票,1张大人票,2张儿童票。”她对售票人员说道。
这个故事看似平淡,却时时提醒着感动着我。这位母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诚实——这一宝贵的品质送给了她的孩子们。
人们常说“见其母,知其子”。国外某教育机构,历经数年通过对千百万孩子的成长历程进行问卷调查,也得出一个惊人结论:孩子90%以上的素质,是由妈妈决定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母亲的素养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
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孩子出生以后,其最初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从模仿家长而来的。因此,母亲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一、树立尊老的榜样。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大人们习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样往往容易养成孩子自私、无礼的坏毛病,认为一切都是应该得到的。多多从小是外公外婆养,两个老人对多多疼爱有加。吃饭时把最好吃的菜摆到多多面前,对多多不礼貌的言行也总是乐呵呵的,而多多把这一切看得理所当然。发现这种现象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时候在教育多多的问题上,我和母亲意见不一时讲话声音很大;我上班出门下班回家常常没有和父母打招呼;平时也少有当着多多的面给父母买礼物、敲背、嘘寒问暖等行为。事实上我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是父母眼中长不大的孩子。
孩子任何一种个性与习惯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根源所在。从此,我努力做到一下几点:不当着多多的面给父母提意见;有事和父母多商量,进出家门和家人(包括多多)打招呼;吃饭时把好吃的菜夹到父母碗里;平时买零食和水果回家,让多多请外公外婆一起来吃,好东西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多多对长辈有不礼貌的言行及时指出,教他学会说“对不起”和“请原谅”。
孩子的变化时显而易见的,从幼儿园拿来的零食,多多会记得给外公外婆剩一点;一只橘子剥开了,大家一人两瓣;看完《小小智慧树》后,就叫外公来看新闻;还会给外婆敲背(虽然没敲几下,还是值得表扬)。
二、树立节俭的榜样
“即使我们再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想法,其实这对孩子只有害处没有益处。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做法,只会使孩子滋生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处理得不好,孩子就会一切向钱看,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勤劳节俭相辅相成,不勤劳的人,不懂得物质财富来之不易,往往不珍惜劳动成果。每一位家长都应把勤俭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自己身上、在家庭里继承发扬。要教孩子做个懂得节俭的人,我就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变自身的生活和教育习惯,合理消费,积极指导。
家长的示范非常重要,家长应从每件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节约用电,不浪费自来水,爱惜粮食等,以自己良好的节约举止、行为为表率,去感染教育孩子,使孩子提高行为的理智性,真正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
很多孩子每年都有大量的“压岁钱”,对于这笔钱的用途,家长各有方法。我给多多设立了一个“学习基金”,幼儿园的生活费用、兴趣班费用可以让孩子动用“学习基金”,平时给多多购买学习用品、买书籍等也可以从中支出。给孩子买玩具时,带他亲自去挑,只买一件最喜欢的,让他在比较中学会取舍。
三、树立文明的榜样
妈妈讲文明、懂礼貌,孩子也就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一个文明的人。妈妈待人友善,团结亲友、邻里、同事,乐于助人,孩子也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多做好事。
在孩子面前要尽量使用像“请”“谢谢”“打扰了”“不好意思”“可以吗”这样的词句。
比如我让多多把一样东西递给我,我会说:“多多,请把XX递给我好吗?”拿到东西后,我会微笑着说:“谢谢你帮我的忙。”多多也会说:“不用谢!”看得出,帮助了别人他很快乐。
把孩子的东西弄坏时,也该认真地向孩子道歉。多多刚搭好的积木被我不小心碰倒了,他的小嘴往下一歪刚想发脾气,我连忙说:“对不起,请原谅。”就两秒钟,多多的脸阴转多云:“没关系。”又高高兴兴重新去搭积木了,礼貌用语的魅力多大呀!
早上起来,要教孩子学会说:“早上好!”晚上睡觉时最后一句话是:“爸爸妈妈晚安!”开始的时候,都是我主动和孩子打招呼,后来就变成多多每天的习惯用语了。
出门在外,我们就要求他,跟人见面要主动先问好。跟人分手,要主动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一定要用商量的口气。
客人来的时候,我热情待客,小朋友来串门,多多会把好玩的好吃的和伙伴一起分享。乘公交时,我都是按秩序上车,先下后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热心让座。不说脏话不骂人,不随地吐痰,不朝别人打喷嚏……妈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影响着他的一生。
四、树立好学的榜样
世界著名作家用泰戈尔,小时候曾因学习不好被学校除了名。泰戈尔的父亲为教育好儿子,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影响儿子。每天早晨,父亲把泰戈尔叫醒,父子俩一起背诵古诗。早点之后,父亲让泰戈尔坐下来,静静地听自己颂唱经文,然后一块儿去散步,散步时讲各种知识。回到屋里,教孩子读英文。晚上,爷俩又一块学习,还以天为书,讲初级天文知识,泰戈尔的求知举越来越浓,父亲把家里的藏书展示给孩子,泰戈尔饱览名著,写出第一部诗剧。在父亲的精心引导下,泰戈尔经过自身努力,成为名扬全球的大文豪。
没有泰戈尔的父亲,就没有作家泰戈尔。
作为女人,有了孩子后真的是非常辛苦,一边要工作,一边要承担家里的很多家务,还要养育年幼的孩子。即便如此,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累死了,不想干了。”“看书真没意思,都要睡着了。”如果有妈妈认为自己的学习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工作阶段,对于读书、学知识十分冷淡。这不但影响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孩子的发展。家长是这样的“懒”人,你对孩子说再多“要好好学习,多动脑子”的话,恐怕也无济于事。因为,在父母身上,他看不到知识的力量,也看不到开动脑筋的效果。
晚饭后,爸爸看报纸,妈妈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讲讲故事,或是画画写字,这是多么温馨的场面呀!如果孩子在做作业或看课外书,家长在客厅里搓麻将打牌,或是看电视,孩子哪有心思学习呀?
由以上几点,我们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想要教育出好孩子,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这是妈妈们努力的方向。给孩子做榜样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发展的过程。愿所有的妈妈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