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2014-04-15 14:22:05)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音舞集

舞蹈摄影

刘海栋

分类: 舞台剧照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2014年4月14日星期一,北京舞蹈学院新剧场上演了一部特别的演出,这就是酝酿已久的由中央音乐学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合作推出的高端编舞人才培养计划成果展演《音舞集》。
本项目是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支持,旨在通过两所学院的跨专业合作,推进舞剧音乐创作和舞蹈作品创作以及表演呈现。具体落实在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课程互选),作曲系作曲教研室和编导系,共同创作舞蹈创作《音舞集》和舞剧创作《古漠边城》,由北京舞蹈学院教务处教学实践项目协作完成。
    通过两所院校的合作,使作曲了解舞剧创作特性,比如舞蹈对于音乐节奏的需求,意识到作曲家需要尽量加强对舞曲版式的创作感觉。同时使编舞了解音乐创作特性,从而不用去破坏音乐结构而满足编舞对于“几个八拍”的需求,尝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枝节上的切割,编导的音乐素养越高对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掌控的自由度就越大。
    在演出过程中,每个节目都有2-4名演奏家现场在舞台上为舞者伴奏,这种舞与乐同台呈现的形式,促进了演奏者对于现场表演气氛的感受与舞者及观众心理节奏的互动,同步潜移默化的强调了编舞对于音乐流畅性与框架性应存的尊重。
    本次合作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有才华的艺术家在相互碰撞之中的火花迸发和创造力的萌动。希望这样的互动能持续发展进行下去,以长期的积累来创造更好的效果。
文/@舞蹈中国-侯燕
图/@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01《女书人的雫辄(nazhe)》
旧时裹足女人如花般美丽却易被摧残。女书,如从古宅大院!穿过高的墙,深的院悠然飘来的惆怅之声,吟唱女人的历史命运!吐露女书人的坚韧和朴素浪漫的情怀,表现了旧时三从四德下女人强大的生命力量。

编导:周桂平、邝停
作曲:胡玥
舞蹈:沙蕾
琵琶:顾圣婴
大提琴:李金灿
电子合成:冯金硕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02《往事再提》
当爱已成往事,你是否还惦记着那份执着、那份纯真,你的眼里依旧繁星点点?还是无法洞穿那未来的遥望……往事还在,昨天也依稀可辨,可所有的爱与痛之纠缠已是抹不去的记忆。或许,当初不曾爱?或许,当初不该爱?

编导:程云凤
作曲:戴路
舞蹈:谢元臻、程云凤
小提琴:陈秋媚
大提琴:李金灿
钢琴:戴路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03《汉优戏鼓》
“俳优”指中国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初期他们以逗人笑乐的滑稽表演取悦于贵族。作品通过史料、文物中所记载的一系列汉代的“俳优”形象为依据,以古拙质朴的审美风格,试图表现汉代乐舞嬉闹、活泼、充满生命跃动的稚趣心境。

编导:贺嘉佳
作曲:王晨旭
舞蹈:宋美慧、闻悦名、袁晨慧、刘甜
笛子:罗萌
琵琶:陈鹤天
电子合成:王芳、张祖沛、任秀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O4《却上心头》
舞蹈形象取自山西晋商大院里的女人,题目取自李清照的《一剪梅》。以一首民间曲调为主题素材,描绘美酒交杯,红烛虚晃;转眼离别,相思如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舞蹈画面。在爱情的世界南北无界,面对爱情我们也许谁都可以成为吟咏佳作的诗人。

编导:张翔
作曲:尚家子
舞蹈:孙岩
竹笛:肖凯迪
二十一弦筝:范赛赛
电子合成:饶鹤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05《偶娃的童话》
静默在风中,飘逸在田间。低头沉思,轻望远山和身边的小涧,始终保持着不变的微笑。莹亮的双眼,和深情的低吟,唤来了花香鸟语,引来了春风暖暖。通过“稻草人”的形象赞扬现实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而无私奉献、平凡却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同时更是我们人格的追求。

编导:陈婷
作曲:刘鑫
舞蹈:欧阳吉芮
长笛(兼短笛):车达
双簧管:杜冠桦
电子合成:刘鑫、于声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06《花儿都到哪去了》
花儿都到哪去了?女孩子们摘走了。女孩都到哪去了?男孩子们娶走了。男孩都到哪去了?成为士兵打仗了。士兵都到哪去了?全部埋进坟墓了。坟墓都到哪去了?都被花儿孤盖了。花儿都到哪去了……

编导:冯琦
作曲:王瑞奇
舞蹈:郭勇滨、何柳
小提琴:陈秋媚
钢琴:贾晓靓
电子台成:冯金硕、杨小春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07《那一天》
那一天我们在生命中遇见我多想与你手牵手肩并肩直到永远那一天命运使你我天各一边你怎忍心留我独守在琴边完成今生的夙愿

编导:韩婧、李斌
作曲:柳琳
舞蹈:韩婧、李斌
长笛:车达
大提琴:李金灿
电子合成:李惠子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08《寻找白露》
“她”是那个心中期许自由的白露,还是那个只属于自己“竹均时代”的竹筠?还是,那个在纸醉金迷的“摇篮”里沉沦的高级交际花……寻找,仿徨也许不知哪一天,从“摇篮”里摔出来时,“她”,将赤裸裸的伫立在那。

编导:杜玉俏
作曲:陈哲
舞蹈:杜玉俏
小提琴:陈秋媚
古筝:李良子
电子合成:孙海倪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09《青梅,煮酒,英雄》
三国时,曹强刘弱,曹闻以青梅绽开,煮酒邀刘备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英雄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摸爬打滚,四起干戈。英雄,此二字不知纠葛了几多逐鹿群豪、东征西讨人的心绪。

编导:杨军
作曲:虞鹏飞
舞蹈:罗天、杜尚武
长笛:车达
大提琴:李金灿
电子合成:李卉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1O《回不去了》
远方的路那样漫长。回不去了,轻轻呢喃着些许悲伤。一望无际的天边,是什么模样?终究还是回不去了,一直走,也许会遇见微笑的脸庞。

编导:倪富强
作曲:马懋玄
舞蹈:张瀚文、程龙、马飞、李顺杰
小提琴Ⅰ:陈秋媚
小提琴Ⅱ:王子
电子合成:石磊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11《马嵬坡•带雨梨花》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编导:王黎
作曲:田田
舞蹈:杜昌盛、纪靓
长笛(兼短笛):王兵
单簧管(兼低音单簧管):彦迪
电子合成:梁愉曼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文:@舞蹈中国-候燕   
图:@舞蹈中国-刘海栋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http://blog.sina.com.cn/5dchina

本博客上的图片均为

本人拍摄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本人授权和允许

不得下载发表至媒体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国舞集萃大美不言》               第二届《挑战未来杯》舞蹈比赛             高艳津子作品《觉》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作曲家和编舞家的协同创作《音舞集》 <wbr>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史晶歆环境舞蹈与影像的对话           舞蹈短片《身守异处》剧照           舞蹈影像《新的生》拍摄花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