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古典舞系2010级表教专业结业汇报 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摄影刘海栋中国古典舞校园 |
分类: 舞台剧照 |




















第一部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
女班任课教师:唐甜
指导教师:王伟
教材编创:王伟
钢琴教师:覃超
班级人数:15人
男班任课教师:王盛峰
指导教师:庞丹
教材编创:庞丹
一、二年级任课教师:张峥
钢琴教师:闻楠
班级人数:15人
大学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以完善中国古典舞训练模式和训练特点为目标,教学针对肢体表现的需要,强调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技术动作的有机结合,探索中国古典舞自身在技术技巧、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动律、劲力等方面的规律,对训练类别、技法特点、技术语言、复合能力和组合形式进行了逐步探索和完善,旨在培养具有专业舞蹈表演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能力和手段,是中国古典舞重要的专业课程。
此次结业课汇报由10级古典舞表教专业完成,按照大学基本功训练教学任务的阶段性要求,三年级为综合运用阶段,通过组合教材在动作性格、身法连接、技术复合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将技术语言与风格性语言进行整合训练,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艺术表现能力和技术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在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结业课内容由重心、舞姿控制、踢腿、旋转、翻身、跳跃和特殊技巧组成。
第二部分:中国古典舞组合课
女班任课教师:
身韵徒手:苏娅
身韵水袖:过节
身韵剑:张明慧
身韵组合:过节、唐甜
男班任课教师:
身韵徒手:张军
身韵剑:张军
身韵组合:满运喜、王盛峰
组合编排:唐满城、王伟、魏云、盛培琪、山翀、满运喜、王盛峰
组合课是在身韵徒手、道具服饰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将基础训练教材进行组合化,以表现具有典型化、形象化、性格化的组合模式,提高学生身体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现能力。
组合课是对古典舞动作形象语言的一种探索,就目前组合课教材构建而言,经过积累与探索,意在追求在古典舞主干教材元素基础上,提炼组织舞台表演需要的元素,围绕意韵、情感、性格而确立组合的表现内容和方式,化元素为语素,化训练为表演,化动态为情态。
此次汇报课的内容由保留的传统组合与补充编创的教材组成。
摄影:舞蹈中国-刘海栋
http://blog.sina.com.cn/5dchina
本博客上的图片均为
本人拍摄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本人授权和允许
不得下载发表至媒体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国舞集萃大美不言》
史晶歆环境舞蹈与影像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