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维尼成长记维尼小熊育儿情感幼小衔接幼升小 |
分类: 成长点滴 |
六年前,第一次去孕检时医生告诉我,肚里怀的那1个多月大的宝宝只有“草莓”这么大。
从那刻起,接着有了第一次照B超时听孩子心跳声,孩子的第一次哭声。。。
那时的种种激动心情犹如昨天。
而六年后的今天,有时真不敢相信,我的儿子竟已到学龄前了,都在为明年升公立小学或私立小学的事开始烦忧了。
儿子在幼儿园报名时
今天是儿子学前班报名的日子,到幼儿园我才发现之前的三个老师全部已替换了(包括生活老师也换了),起初我很诧异,说实话更多的还是有些担心,没有一个了解孩子们的习惯、个性、爱好等。
老师可能也看出我的担忧,马上笑脸安慰并解释很多关幼小衔接中孩子面临的变化。
1)其中第一条就是:师生关系的变化:孩子入学后,就要离开像妈妈一样的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比方说: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老师像父母般地照顾孩子。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从老师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非常高,这就使孩子有了一定的压力和负担。小学老师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她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较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很少,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
2)如果说孩子离开家庭走向托儿所、幼儿园是第一次“社会性断奶”的话,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则走向更加独立、更加丰富、更加多变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天地,这是“第二次社会性断奶”,这一次更重要,因为它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3)五周后的孩子各方面适应能力都很强了,表达能力也会很好,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需教育他们接受不同的幼小衔接知识前提前外,还得培养孩子们的其它心理素质。
。。。。。。
听着老师的话,我心宽了很多。
孩子爸远在异国,还不时担心,总建议我多方面去了解,儿子的学前班是否该转到未来的小学学校去上。
对于这点,我倒有不同想法,未来的小学地点可以提早了解,但如果孩子自身适应能力强的话,应该没必要这么早转来转去,我觉得凡事得有始有终,既然从小班、中班、大班一同升的孩子们将来都能适应的话,没理由我们的儿子就不能适应。
幼儿园大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教育,为孩子明年升入小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使幼儿园教育与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我想这就是幼小幼衔接的实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