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柿子红了皮
(2012-06-14 08:23:3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我的树 |
九月柿子红了皮
——植物记之九
程忠信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谚语
不论在上海还是北京,每到冬天,水果摊上就会卖红澄澄的冻柿子。买回家,在暖和的屋子里一消,那软软的、凉凉的、甜甜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可是,你知道这柿子是怎么熟的嘛?是放熟的。九月里,农民们把红了皮的柿子摘下来,一筐一筐的,但这还不能吃,因为它又硬又涩。于是,农民们就把它摆放在屋顶上、窗台上,或者人踩不到的其他地方,放那么几个月,就软了,就甜了。西风一吹,天气一冷,冻得硬邦邦,正好装到筐里去卖。(现在城市人吃的黑枣,其实不是枣,是一种小柿子,我们叫珠柿,也可以这样放软了吃。记得我们村北路边就有一树呢。)要吃到这么馋人的柿子,就要等一年,这也太折磨人了!
其实,柿子有多种吃法。
我小的时候,我们村只有那么两株像样的柿树,在村东的坡地里,蘑菇云似的耸立着,那还是别的生产队的。那片田里,差不多每年都种棉花。棉花的植株长半人高,棉花地里又有野草,于是我们就会偷偷地蹲在那片棉花地里割草。靠近那两株柿子树时,常常会发现一两个软柿子从树上掉下来。这种未经存放就在树上软了的柿子,往往是虫子咬过的。小虫子钻进柿子里咬,咬断了柿子的“血脉”,柿子就提前成熟了。当这样的柿子软到一定程度就会抵不住地球的引力,重重地掉下来。或者,有时,乌鸦有灵气,来吃虫子,它的尖嘴一鵮下去,虫子被他吃了,柿子就掉了下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享受虫子吃剩的软柿子了,和冬天的冻柿子一样凉甜。当然,小虫咬过后会在柿子的蒂部里留下东西,你得先把那东西清除掉再自己吃喽。
记得我哥哥有一次在我家的后院里挖了两个篮球大的小坑,两个小坑相距不过十来公分,中间有暗洞相通,用小木棍把一个坑架成两层,上面放上他带回的几个柿子,然后在上面再架上木棍,盖上柴草和土,在另一个坑里点上柴草,让烟火通过暗洞烘熏那硬柿子,当然,烘熏一阵后,就把这个洞口也封掉。等到第二天,就可以吃烘软的柿子了。这烘熟的柿子有一股烟熏的味道,但甜中带香,也极好吃。
我上高中的时候,住在学校里,学校离家有十里路,每周回一次家。这十来里路程,中间要经过一段黄土高原特有的沟岔,那沟岔弯弯曲曲,高高低低,有一公里长。一个初秋的周日下午,我和同学民又去学校。为了走近路,就铤而走险,去走另一个从来没走过的沟岔,结果有了一个大发现:这个沟岔里载有许多柿树。树都不大,但已经挂满了绿绿的柿子,因为还没有到成熟季节,所以也就像杏子那么大。民说摘一些埋在土里就能熟。于是我们摘了十多个绿柿子,在地上挖个坑埋起来,做个记号。等到第二周,我们再次经过这里,刨出来,那柿子虽然还是绿宝石似的,但已经软软的,熟了。我们抹掉上面的土吃起来,甜甜的,香香的,真好。
小孩子吃柿子,总是这样小打小闹。大人们就不同了。有一次,我父亲从邻村买回几十斤柿子,让我母亲用温水温。我妈妈在大铁锅里添了多半锅水,把柿子倒进去,然后,在灶膛里烧上麦秸小火,等把水烧到三四十度时,就停下来。过一会,灶膛里有些凉了,再点上把麦秸,这样几次后,就不管它了。第二天早晨,从锅里捞出柿子,虽然还是硬的,但已经不涩了,甜甜的,脆脆的,也很好吃。这种加工方法,催熟柿子的时间短,可以随时吃上。但是,千万要注意,灶膛里的火可不能烧大,水不能烧开,否则一锅柿子就报废了——涩得永远不可能熟了!
我们邻居家还有一种懒办法,就是把几十斤柿子一次性倒进盛有冷水的水缸里,不管它,由它去。过上一周或者十来天,那一缸的柿子也去掉了涩味而变甜能吃了。我看见过他们这样做。
柿子,最贵族的吃法当然是做成柿饼。柿饼的做法也不难。九月里,柿子摘回家后,用刀子把皮旋下来。然后,把旋好的柿子和柿子皮一起摆放在苇箔上晒,也有人把它放在屋顶上晒。总之,要晒很长一段时间。晒到天气都凉了,柿子软了,外面一层颜色变成紫黑色了,把它一个一个捏扁,接着再晒,最后黑黑的柿子上就渗出了白霜。这时候,把它收起来,放入坛子里存放一段时间,就能吃了。柿饼上那一层白霜据说有治疗口疮的特效。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曾经写过一个来自河南的叫织芳的朋友,送给他一包圆圆的“方糖”片,说是用柿霜糖做成的。但鲁迅先生不理解圆圆的糖片为什么叫“方糖”。这在鲁迅先生,可能是终生的谜团。其实,在我的家乡晋南地区,“霜”和“方”读音相同,也许织芳是豫北人,与我们晋南口音相近,把“霜糖”说成“方糖”了,造成了先生终生的迷。
山西南部是个多柿树的地方。据说,过去蒲州的柿饼是出了名的,怎么出名?把柿饼放入热茶中可以很快化掉!曾经上贡让皇上吃过呢。
蒲州,在中条山下,就是当年伯夷叔齐采薇的地方。也是唐玄宗时期的“中都”。到了深秋,满坡红云密布,层林尽染,那是柿树叶子红了。小时候,家乡的红叶只有柿子树,想古代也应如此吧。
于是,我想起了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张生和莺莺,当年就是在一个深秋的清晨,从一片红彤彤的柿树边走向长亭的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