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约稿文家长引导孩子杂谈 |
家中有一个酷爱阅读的女儿,平时会有一些作品,时不时的上各种报纸期刊。身边好多朋友在问,我们是用什么妙招来培养的。我认真的回想了一下,这应该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吧。先前几年,我们无形播下的这几颗种子,到今天开始发芽了。
第一颗种子:阅读习惯的培养
老大当书养,在我们家也不例外。女儿是家里的老大,从备孕开始,我就特别的认真谨慎;怀上之后到生出来后实际养育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做到了极致。深知阅读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的最佳途径,所以在女儿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开始做亲子阅读。
在婴儿期,我们读得非常随性,只挑孩子状态好的时候读。但是在2岁后,我们会尽可能选择一些比较接地气的、和生活相相关的绘本(以信谊、启发出版社的绘本为主)来读!为了更好的和女儿做互动,我们全部用闽南话来读绘本(和她开口学的第一门语言一致),涉及到人物对话环节,我们会投女儿所好,做角色扮演。整个亲子阅读画风很和谐温馨。
但到幼儿园阶段,尤其是到了大班,家长会上,女儿的班主任开始要求家长有意识的让孩子认字,我开始有点急了,因为女儿那会是一个字都不认识。我们尝试过别人分享的经验,
“陪读时你要指读”,但发现我们家妞根本不愿配合,她对绘本里的画就是情有独钟。每一次看绘本的画面,她总有自己的发现和见解!在我频频要求指读后,她对亲子阅读就没那么期待,甚至开始有点抵触!
总结起来,每个孩子认字的敏感期不一,没有必要一定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学龄前一定要懂得识字,更不要把识字量当成考核亲子阅读的硬指标!
就这样,书的种子,已撒入女儿的心田,悄悄的在她小脑袋瓜里生根发芽!女儿成为书痴似乎也成为情理之中的事!现在,书已经成为女儿的精神粮食,和吃饭一样,当她“渴”的时候,便会从书堆中挑一本书来“解渴”,“饿”了也便会找一本来“充饥”。问世间,书为何物?只叫女儿废寝忘食,手不释卷!这是我们家妞的最真实写照。
第二颗种子:亲子体验的创造
宋代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阅读,在周末或假期,我们都会积极的创造机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第一次与大海亲密接触、第一次去动物园、第一次观影……所有成长每一次经历,我都用文字记录下来了!为了让女儿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留下印迹,除了不定期的拍照,我们还专门给女儿开了个成长博客。
一路走来的每一次进步、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我都非常用心的去做记录!现在回头再让女儿看看,读小学之前,我为她记录的各种文字与图片,她也是百感交集。文字的作用与魔力,无需我多言,她已经深知在心底了!(所以从三年级开始,各种体验文,就由女儿自己来执笔记录了,第一次摘草莓、为合唱伴奏、走玻璃栈道……)
亲子陪伴的过程中,我们会引导孩子多留心,鼓励孩子去做新发现。比如去赏樱花,入园的时候,当看到淡粉色的八重樱时,我就夸大了说了一句“我怎么觉得樱花和桃花长得特别像呢?”我们家妞就很鄙夷的看了我一眼,建议我先到景区宣传栏里面(她也跟着我一起)看一下各种品种樱花的介绍。看到富士樱时,我又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一样的惊叫道,“哇,这个品种的樱花好特别,你看她的花芯……”孩子都是天生的观察家和具有十足的好奇心,只是有时候她不一定会真正“留心”。有句话,叫处处留心皆学问,所以我有时候会刻意制造“留心”的机会,会让孩子观察得更加细致!就因为我表现出来的“樱花盲”,女儿就特别留意了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还观察到了枝干,回家后写出来的文(《意趣阑珊赏樱花》),点面结合都有了!确实是比我这个当妈的观察得细致得多!
去有体验项目的景区,我们就会鼓励女儿大胆的去做各种尝试,偶尔我也会故意制造让女儿对我“另眼相看”的机会,有了这样丰富的体验,真情流露的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就不用担心会乏味了!
第三颗种子:一句话日记的引导
有了前面两颗种子,在女儿读一年级,学完拼音之后,我要求她写拼音日记的时候,她不仅不抗拒,而且是乐在其中!写日记的开始,个人认为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
首先是在女儿起步时,我做到零要求。传递给女儿的是,写日记可以很随性,不用刻意做定位,课堂的、生活的,或者只是自己心里想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刚开始,保护女儿写日记的兴趣最重要,哪怕是她写的句子写得都不通顺,我也不会去纠正。良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是在女儿倦怠时,我从不强迫。在坚持写一段时间日记后,女儿开始找各种理由,不想写。我采取的策略是鼓励为主,要是互动完后,女儿还是坚持不写,那我也就尊重她了。记得当时有一天晚上,女儿告诉我她真的没东西写了。我是这样引导女儿的:
一涵:妈妈,我都觉得今天都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写了?
涵妈:哦,这样呀!(想一想)对了,你今天不是第一次吃百香果吗?刚刚你还告诉妈妈,百香果说特好吃!说闻到妈妈手指留的余香,让你有冲动想咬掉我的手指头,我觉得这种味觉体验就很特别、很难忘,你认为呢?
一涵:嗯嗯,我马上就去写……
就是因为妈妈给做了这样的一个小提醒,女儿当天的日记就写到这样的一句话:
今天吃百香果,妈妈给我剥皮后,手上还有香味,我馋得想把妈妈的手指吃掉。百香果,真的好香、很好吃!
最后是,不定时的多表扬。在坚持写的过程中,一周一周,或者是一个月一个月,或多或少有相对的进步。可能是懂得用的词语增多;或者是表达得更生动……但是女儿自己是发觉不出来的,而我总是会不定时的找一个亮点去夸她一下。这样女儿对写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了!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做书痴这么多年,无形中丰富了她的想象力,拓宽了她的知识面,在加上有了写日记的基础,三年级写作文,她便能如鱼得水——作文经常在班级当范文、时不时的能有几篇小文上刊,这样女儿就更有兴趣和动力进行创作了。
附:感谢《A+创意作文》裴编的约稿,此文已发表于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