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子阅读5岁9个月《草房子》桑桑纸月 |
曹文轩的《草房子》是女儿第一次借阅的书籍。没有想过这本295页,将近15万字的长篇小说,能得到女儿这么深的青睐。第一天晚上读第一章给她听时,女儿就很急切地发问,“妈妈,这本书还有在卖吗?”正在我疑惑不解时,女儿继续说道,“我们自己也买一本吧,我真的好喜欢这本书!”没想到她对好书也会有渴望拥有的念头。
开篇讲的就是秃鹤,他因为不长头发经常被别人戏弄(这种生理缺陷让女儿不知觉想起《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木荣君)。这个问题让他非常苦恼。他想过不去上学,为了长出头发忍受用生姜擦头的刺痛。后来又带上帽子。
在一次会操比赛时,为了保护老师对他光头的歧视,他报复性的在比赛时恶意展示了一下。因为会操秩序被打乱,学校荣誉损伤惨重,大家对他更加的冷淡。直至后来的一次节目表演,陆鹤挺身而上,成功汇演秃头连长这个角色,为学校赢得一次荣誉后再赢回了大家的心。作者生动的细节描写与细腻的心理分析,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女儿的眼球,也让女儿明白只要心灵美,再丑陋的形象也会散发出动人的光芒。
顽皮、聪明的桑桑的出现,让女儿彻底的迷上了这本书。因为他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为了给自己养的鸽子一个家,就把家里的碗柜改造成鸽舍;为了满足自己捕鱼的憧憬,他把家里的蚊帐开做成一张渔网;在夏天里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你穿上棉衣棉裤……虽然很多异想天开实施后都遭到妈妈的一顿毒打,但是他还是无怨无悔。听到这些生动幽默的描述,女儿是笑得直接倒在背上。最后面一章,讲到桑桑患上鼠疫,差点丧命时,女儿的心也跟着彻底的悬在半空。
秦大奶奶,顽固的出场(在女儿眼里变成了一个可恶的老太太)到满是爱而遗憾的谢幕,真的是震动人心。她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畏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她总在学校里搞破坏,任由自己养的鸡鸭在教室里蹒跚……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是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离开。
让我最没有想到的文静的纸月竟是女儿最喜欢的一个少年角色。或许是因为没有爸妈只有外婆的出身,同理心的本能就让女儿对她多了几分怜惜,外加她不仅学习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生性善良、懂事。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变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桑桑变得干净了,不再抢妹妹的饼吃了,吃饭也变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洒得汤汤水水。在桑桑得重病的时候,她以外婆的名义送去青菜和鸡蛋,在离开之前,她把妈妈亲手缝制的书包送给了尚桑……阅读完后,每每回想雨天纸月留宿在桑桑家的那一晚,桑桑憋不住而尿湿了一床被子,女儿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还有坚强的杜小康,江南去的细马……在《草房子》里看到的多少令人落泪的真情!虽然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对在南方出生长大的女儿来讲,很是遥远。但是阅读的整个过程,却让人觉得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