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3.5岁颜色控原则较真个性 |
经常来我的空间小坐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很有主见、比较有个性的小妞。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认定的东西很是执着,除非对方有十足的理由能将我说服,否则我是不会轻易去改变自己的主意。入园近三周来我的某些细节表现,也是将我的这点个性凸显无疑!幼儿园的老师对我可谓是印象深刻。
我是一个小小“颜色控”
和大多数的小朋友一样,这个月龄我也是比较衷情于艳色系的东西。甚至对个别东西,我还有某一专属颜色的偏好。
场景A
一涵:妈妈,我不想要红色的,枚红色的气球比较漂亮。
涵妈:没关系的,红色气球,我们也一样可以做游戏。
一涵:不要,我就是想要玫红色的。
涵妈:那你去跟许老师换一个吧?(妈妈本以为我不敢去找老师的,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我还真的很大方的,自己去找老师了。)
一涵:许老师,我想换一个枚红色的气球……
场景B
每天去上幼儿园的早上,校门口都有一些校医负责给小朋友量体温、检查指甲等,如果检查表现都很好的话,医生会给小朋友发张红牌;如果有体温异常或是哪里表现不够好的话,医生就会给小朋友发张黄牌。
某天早上,医生发现我的小手指甲有点长,且指甲里面还有点小污垢(看来是我前天晚上去玩沙,清洗不够彻底),所以医生就给我发了张黄牌。但见到是黄色时,我就不乐意了。开始赖着不走,非要医生给我换张红牌的。
那个医生被我这副可爱的模样给逗乐了,看在我是新入园的小班学生份上,最终她就给我换了张红牌。其实到现在,我还不太明白红牌和黄牌的概念,但是我就是只认红色的,不想要黄色的。
认定的规则就是不能更改
入园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所有小朋友用的手帕、口杯等,都是有对应编号的。小朋友要识别自己的号码,避免拿错。那一天,妈妈还专门给我强化了所有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是“31”号,贴上“31”才是我自己的东西,从那天起,这个意识就种植在我心中了。
可是入园的前面几天,大多数小朋友都无法识别自己的号码。到喝水的时间,口杯都是一度处于混乱使用的状态。于是,我就找不到贴有31号的口杯了。
老师本是想,这些杯子每天都有专门的阿姨负责清洗、消毒的,现在是刚开始,分不清的状态下混乱使用没有大碍。于是老师就想让我先将就使用一下。可是我却不乐意了。
“老师,我想用自己的杯子。如果找不到,我就不喝了。”我对老师说。结果那天,我还真的没有喝水。“一涵,有时候真的是好较真呀!”这是班主任王老师在爸爸面前对我的评价。
涵妈心语:女儿的班主任提及这个口杯问题,让我有点小纠结。原则上我是支持女儿的做法的,毕竟这个规则是在入园第一天就建立的,孩子本就该遵循;可是我也很理解老师说的这种情况,毕竟刚入园,很多小朋友不认识自己的编号也是正常,要严格的一对一还真的是有点难!
但这样一来,对于处在幼龄阶段、尚要建立规则意识的小朋友来讲,很容易让她产生混乱的状态。哎,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让女儿明白这个问题呢?
*****感谢新浪育儿博客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