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女儿,给妈妈增添的那份美丽

(2012-04-27 21:27:15)
标签:

生女儿

妈妈

内外兼修

美丽

婚前,总认为孩子就是女人操劳的代名词。生完孩子以后才深切地体验到:操劳的背后,装载着的更多是幸福。女儿的出生,让我拾得了很多本不属于我的美丽!

 生女儿,给妈妈增添的那份美丽2010年9月留下的印痕与记忆……

                             文/图:一涵妈妈

   生女儿,让妈妈的皮肤变得更细滑

休完产假,回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同事见到我的第一眼反应,到现在想来都还觉得挺雷人的。“小吴,生完孩子后,看起来比以前年轻漂亮了!”;也有几个同事,居然误以为是新来的同事,包括我的顶头上司。后来有个女同事讲了句,“看来生女儿的妈妈,皮肤变粉嫩的居多呀!”

 

那时我才大彻大悟,原来皮肤的变化就是视觉的根源。说来也奇怪:生完女儿后,脸上的皮肤变细滑了很多。没生孩子之前,我的皮肤特别粗燥。 161cm身高还不到45kg的我,让粗糙的皮肤显得更为黯淡。但是休完产假,我的体重已经有48kg。孕期分泌激素的改善,还有适度的脂肪做陪衬,毛孔变细腻,皮肤比以前嫩滑了。

 

PS:参考了一些科学上的观点——女孩的内分泌系统和妈妈是一样的,分泌的雌性激素占优势,所以妈妈的内分泌系统等于是有了额外的产出,或者相当于妈妈服用了雌性激素,皮肤自然会越来越好。

从心理角度说,女人生完孩子就会有特别大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很容易外露,变成一种母亲特有的光辉。而且,做了妈妈的人就会有种责任感,能让她们保持精力充沛,显得神采奕奕。而从生理角度来看,生育能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很多妇科疾病,还能调节内分泌,让女性由内而外都显得更年轻。

 生女儿,给妈妈增添的那份美丽2011年8月留下的印痕与记忆……

   生女儿,让妈妈的性情变得更柔和

我是急性子的主,容易生气、动怒。涵爸与我同类,女儿自然随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俩的影子。比如女儿要喝奶的时候,时常是耐不住泡奶片刻等待的哇哇大哭;摆弄玩具时,达不到预期就大发雷霆……

我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性情,尤其是女孩子。骨髓里面,我还是希望女人是柔和的代表。改善急性子,迫在眉睫。要改变女儿,一定得从自身开始。

 

于是我开始努力:在我和涵爸有意见分歧的时候,我学会不急着做争执;遇到自己非常生气的时候,我学会冷处理……自我改变的同时,慢慢引导女儿。自己先淡定了,女儿的急性子有了相应的改善。强化一段时间以后,遇到相类似的问题,女儿总算能在遇到难题的第一时间控制不发火,会先喊着,“爸爸/妈妈,快来帮帮忙了!”

 

女儿出生的这三年,我的性情整体上变得柔和了许多,养悦了自己也愉悦了家人(让涵爸为我抓狂的机会明显减少了)

 

   生女儿,让妈妈婚后的爱情持续升温

   我和涵爸是走过8年的马拉松式恋爱,才步入婚姻;也是有计划的备孕生子。应涵爸的提议(个人觉得他分析得也有理,完全同意):如果将来有幸生下的是女儿,教育就以爸爸为主;反之,就以妈妈为主,爸爸为辅!

从女儿落地的那一刻,涵爸就欣喜若狂;并开始履行约定,非常用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爱孩子,就该给孩子一个和谐和健康的家庭环境。这点,涵爸真的做得非常好!婚后,他一如既往地对我非常体贴。比如:因为职业的限制,陪伴女儿的时间一直都比涵爸少得多,但涵爸从来不曾抱怨,甚至一直都在照顾我的嗜睡毛病。这让我无比感恩,内心深处对涵爸的那份爱,是愈来愈浓!也因为这样,我和涵爸相处得更为融洽,婚后的感情在不断的升温。

 生女儿,给妈妈增添的那份美丽                     2012年3月留下的印痕与记忆……

   生女儿,让妈妈更全面读懂自己

女儿出生后,我读了很多相关的育儿书籍,了解女孩成长的一些区别于男孩的特质和不同需求。因此让我明白了自己成长过程的缺失,导致自己性格的某些缺陷,比如容易悲观,遇事爱往消极面去想等。

 

为了给女儿一个阳光的母亲形象,我开始在往积极面做自我暗示,当妈后的我是明显变得乐观了,感觉自己过得更加轻松、快乐。



   
虽然女儿的出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忙碌,但是内心的幸福指数却在一路攀升。不得不感慨:孩子,在某种程度上,还真的是幸福的代名词。真的很感谢女儿,感谢她带给我这么多内外兼修的那份美丽,感谢她让我做了一个这么幸福的妈妈!

 

*****感谢新浪育儿博客的推荐*****

生女儿,给妈妈增添的那份美丽                                          

                                     此篇博文在“薇娜薇新浪官博有奖博文征集”活动中,获三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