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恩感动母亲节 |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了,对于月龄尚小的我来讲,还未完全建立起这个节日的概念,也就不可能给我的妈妈准备任何礼物。
可纵然是这样,母亲节,妈妈依然想对我说声“谢谢”。妈妈说,我就是上天给她的厚礼。这样的一份礼物是何其的特殊和厚重,是任何别样的礼物都不可能取代的。
且听妈妈娓娓道来,盘点一下:有我这份厚礼的近两年时间,妈妈的心灵世界荡起的几大波澜。
变得别样的勇敢
在没有生下我之前,妈妈是特别害怕打针的。如果平时生病不得已的时候需打针,或是单位的年度例行检查检查要抽血化验,妈妈的眼睛是从不敢正视针头的,生病打针的时候,妈妈总是死死地抓着爸爸的衣襟不放。妈妈说,之前的打针对她来讲恰似上刑场,内心万分恐惧。
可是自从有了我之后,妈妈对医用针的恐惧感却随之消失了。现在的妈妈可勇敢了,自己生病(尤其是感冒),总是第一时间自己去看医生(最怕成为家里的传染源),哪怕需要打针,都不再需要爸爸的陪护了。妈妈的心理暗示:妈妈是宝宝的榜样,要让宝宝勇敢,自己就要先勇敢起来。
在我没落地之前,妈妈一直是踏自行车上班。在备孕的时候,妈妈就知道哺乳所需(公司离家 4公里,踏单车来回,太费时间),学坐电动摩托车非常有必要。学了多次,在空地上已经可以坐稳了,但妈妈始终都不敢上路。最终还是选择以脚踏车相伴(当然,孕后期除外,都是由爸爸负责接送)。
可是在妈妈生下我并休完产假之后,上班的第一天,妈妈居然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勇敢上路了,虽然开得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妈妈的自我鼓励:没得选择了,为了宝宝,一定要镇定+勇敢,要相信自己。
没有我之前,妈妈比较容易生气,哪怕是一件不怎么大的事情。且一旦妈妈动了真格,妈妈就会选择和爸爸冷战(历史最高记录曾经冷战3天),任凭爸爸怎么哄都无济于事。所以,爸爸是特怕惹妈妈发怒的,他是怕了妈妈的这倔脾气,怕了妈妈的这种冷暴力。可是在有了我之后,妈妈即便是再愤怒,和爸爸都是冷战不起来。
刚妈妈还被气得火冒三丈(现在会让爸妈有口角的,多数是因为和我有关的问题),对爸爸口出怒言,“好,以后孩子都归你管了,不要再叫我插手!”可是我一下子叫妈妈这个,喊爸爸那个,不知觉地爸妈又凑到了一起。
看到我们父女俩好心笑意地和她说这个、道那个,妈妈就不好意思再板着一副面孔。一开始,妈妈是为应付我佯装的表情,但是到后面妈妈是彻底被亲子氛围同化了,早就忘记了刚对爸爸说过的气话,爸爸问什么,妈妈已经自然回应了。
事后回想,妈妈都深表诧异,怎么这么快就坚持不住自己的立场?真是“没骨气”,哎……妈妈不得不承认,当妈后的她变得实在是“健忘”,很多事情想要和爸爸计较,却怎么也认真不起来!
在没有为人母亲之前,遇事的大多时候,妈妈总是往最坏的方向去想,给自己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也因此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更多的欢乐(比如妈妈孕育我的那段日子,成天都是神经兮兮的)。
但自从有了我以后,妈妈的性格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比如之前爸爸身上被妈妈定位为“缺点”的东西,现在妈妈眼里反而成了“优点”。妈妈现在比以前更懂得去珍惜爸爸的“好”,也因此更会去容忍爸爸的“不好”。所以,爸妈现在的关系比婚前还更融洽。
外婆和妈妈的关系一直不错,但是从妈妈出外求学的那一刻开始,妈妈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就变得少之甚少。但在有了我之后,外婆就乐意“背井离乡”,为了照顾我。也因此多了一次母女再次同处一个屋檐下的机会。
在照顾我的过程中,有很多生活细节,就会勾起外婆回味起照顾妈妈小时候的一些事情,不管是令人揪心的生病日子,还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幼儿趣事,外婆的每次回忆,妈妈都会用心去倾听,由此也让妈妈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她的成长路上,外婆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
这种心情,妈妈说如果不是在为人母亲之后,她永远都体会不到。也就因为这样,妈妈那颗感恩的心,就会更加的浓烈。O(∩_∩)O哈哈~又是我的存在,更密切了妈妈和外婆的关系。
有了我之后,妈妈的变化实在太多……妈妈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我是她和爸爸的爱情延续,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母亲节,妈妈还是想对我说,“感谢有你,给了我做母亲的机会,让我的人生因此而更加美丽,没有缺憾!”
来自农村的外婆,是没有这个节日的概念。虽然往年的母亲节,妈妈也会给外婆打电话,但这个节日还是未能进入外婆的心理。所以,在看到妈妈买了那么多菜,外婆还觉得纳闷,问妈妈:“是谁要庆生还是?”。
昨天的午餐,都是妈妈备料,但爸爸负责下厨,绝对的温暖品牌。看了桌上摆满了菜,且好几道都是自己平时最喜欢吃的,外婆是感动得稀里糊涂。呵呵,真应了一句话,老人和我们小孩一样,都是非常容易满足地!
晚上,妈妈还给奶奶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