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爱情的本质,只为满足一己之需
标签:
情感阿莲费漠尘莲文化一次就爱对 |
分类: 另类。碎碎念 |
我承认,我曾经是个爱情至上的女子,然而,随着年岁渐长,阅历增多,又有幸进入身心灵成长这个领域。
如今,再次畅谈爱情时,我只会一笑了之,或者非常淡漠的态度。当然,这不等于我不喜欢恋爱,甚至对于两性关系,我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十足的渴望与期盼。只是,今日的我再看爱情,会多了八分理性。
关于爱情,在大部分人眼里,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是你侬我侬、朝夕相处;是两看不厌、情浓似蜜;是忠诚坚贞、至死不渝;是我对你好、你对我好;是我想要的,你都会给我;是你能够包容我的任性、我可以体谅你的无理;是合二为一、永不离分;是我遇到困境,你能帮我助我;是我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你身上;是我病了老了,你一如从前爱我宠我;是即使我离开,你也要念念不忘我们的过往;是你不仅要对我负责,还要对我父母家人好;是你拼劲全力,也要满足我的心愿;是我有心事不说出来,你也能懂我;是你只许心中有我,不能再跟朋友随便聚会……
然而,事实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爱情这种东西,这二字不过是现代人造出来,以此来抵御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孤独、恐惧与无依罢了。否则,爱情为何不是相看两厌?为何不是永不再见?为何不是三心二意?为何不是只允许你对他好而不必他对你好?为何不是他无法包容你的任性你也不能容忍他的霸道?为何不是劳燕分飞?为何不能够离开就不再想起?为何不是你不必对我的家人那么好?为何不是我自己的心愿我自己来实现无须假手于你?为何不是你不必懂我?为何不是你心中可以有任何一个人,唯独不许有我?
我们之所以把爱情想象成两情相悦、忠诚不二、永不离弃这样的场景,无非是我们需要有那么一个人,懂你、爱你、护你、惜你、把你宠为宝、成为唯一。我们认定爱情必须是我们想象的样子,绝不能与我们想的不一样,否则就不是爱。于是,当对方不能懂你、爱你,当对方没有珍惜你、呵护你;当对方需要安静不理你;当对方和朋友吆五喝六没有在意你,你就觉得对方已经不爱你了,甚至认为对方心里有了别人。
只是,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谁告诉你爱情就应该是这样而不能是那样子的?谁灌输给你关于爱情的观念的?谁又让你看不到爱情的真相?误读了爱情呢?
两性之间,男女因身体的吸引,deep in love 的时间只有半年到两年,还有一种说法是18个月。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的那种忠贞不渝、两情相悦、你侬我侬的这个过程,最多不过两年的时间而已。
这不是刻薄,这是人性,是天生的本能。相信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喜新厌旧,这四个字很明确地说明了人的本性。好比婴幼儿,对于这个世界是非常好奇的,充满着百分百的兴趣与冲动,看到什么都那么惊奇的样子,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嘴边尝试着去体验它。可是,无论什么玩具,任何东西,当体验之后,过不了多久,就会丢弃,又被其他新鲜的物品所吸引。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玩具买回来玩了一天,甚至一两个小时,然后就被束之高阁,很久都不会再想着去玩这个玩具了。实际上,这种现象就是人性中喜新厌旧这一特质的示现。
人其实等同于玩具,只不过,较之玩具,人有思想、有头脑、是活物。所以,人类社会才有了道德规范,当道德出面后,我们就开始以教条来要求对方忠贞、必须负责任、必须懂我、必须爱我等等。对方一旦做不到,就拿出道德说教来压制对方。几千年的道德理论的压制,加上处于当今追求自由、平等、活出自我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都开始了激烈的反抗。于是,出轨、背叛等各种事端愈演愈烈。即使婚姻法一再修改,也无法阻止外遇、离婚的节节攀升。
尽管人性是喜新厌旧的,但为了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必须要有一些强制性的规章制度来束缚人们的言行举止。所以,想要延续所谓的爱情,也就是将彼此的两情相悦这一意境拉伸至一生一世,就要先弄清楚,爱情的本质,实际上是寻找某种内在的需求,是为了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填补自己内在某种缺失的黑洞,以此满足自己对某种内在需求的极度渴望。
我们生而为人,是透过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我们这一生中,或者在出生那几年里,母亲对于每个人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母亲如何对待我们,如何回应我们,包括在子宫里,母亲对待我们的态度,以及她自身的情绪,都会给予我们非常深刻,乃至一辈子都无法抹杀的影响。
男人一生都在寻找母亲,即便成年后能够与母亲分离,并且物质层面符合社会要求,是个成功人士,其灵魂都会一直渴求和寻找母亲子宫般的爱,他渴求对方能像母亲一样照顾他爱他。同时,他又奢望得到与自己地位平等的异性的崇拜与仰慕,或者说是来自异性的爱情。
于是,当他与一位女人结婚,在婚后照顾他的起居生活中,女人逐渐变成了他的“母亲”,这个时候,如果女人不能够同时将作为妻子的那一部分做好,男人内心对于来自异性的崇拜与仰慕之情的需求又会蠢蠢欲动,加上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导致男人内心升起对于自身的雄性力量与魅力也将消失的恐惧感,令他不断地奢望从另外一个女子或者年轻女孩身上寻找作为男人的这份自信和力量。
而女人,一生都在寻找来自父亲给予的那份安全感和力量。只不过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的灌输,加之女人一旦将心思放在家庭就很难抽离出精力和时间应付外界的人事物(如果女人衣食无忧、无所事事,不需要整日做家务、照顾孩子,对丈夫又诸多不满,没有道德的约束,出轨几率就会增多),这让女人即使有心出轨,也难有行动。所以,不是女人不花心,而是女人没有力气和时间花心。
有一种现象,可以说明女人不是为爱情而生的物种,大抵上,谁对她好,谁宠着她,她就会对这个人念念不忘,若有机会,基本上会与这个人安然度过平凡的一生。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美女、才女会嫁给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那个男人的根本原因,所以有句话说,鲜花插在牛粪上。
他对你好,他满足了你大部分的需求,你就认定他是爱你的。他稍微不顺心发个脾气或者冷落你,没有及时达到你的某个要求,你就觉得他不爱你了。她又要扮演好作为你母亲的角色,还要扮演好你儿子的母亲,同时你还奢望她是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浪在床上的美女,否则你就对她没有了爱的心思。
更直接的说法,就是对方必须随时满足你的需求,达到你想要的那个期待值,而你的付出必须得到他/她的相应甚至更多的回报。否则就不是在爱你。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爱情,那么以此来定义爱情,实际上是对爱情的一种扭曲。
当你不断地以一己之私来扭曲爱情的本意,你自然是无法得到爱情的回应。所以,你想得到爱情,先放下对爱情的种种期许和幻想,先放下爱情这两个字,先承认对于爱情的渴求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这一实相。
文/阿莲(个人微信号FeiMoChen74微信公众号lianwenhuaxinlin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