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费漠尘阿莲莲文化为生命减重情感 |
分类: 围城。潜规则 |
老同学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听说离婚都是悄悄办理的,而且离异后,他怕遭受所有人的批判,与我们这些老同学老朋友几乎断了联系。
因为他的老婆在大家眼中,是贤妻良母,是为了他们这个家心甘情愿付出所有,而且还会在外人处处维护他的面子,但惟独在我们面前,她时不时地会打击他。
其实,我们几乎都了解他这个人的性情,即使她不说,我们也分得清她对他的好,以及他的一些性格缺陷。然而,她却不厌其烦地唠叨着,唯恐她的好,她的付出被人遗忘了似的。
想当初,他们结婚也是因为两个人相处比较久,他的父亲逼迫他必须结婚,才得以完婚。然后恰好她又生了个儿子,最终保全了自己在他家的地位。
可是,偏偏他对初恋情人念念不忘,他的心里是始终有另外一个女人的身影。她嘴上说不在意,但自己为他为他们这个家,付出很多很多,其内心深处,必然滋生很多怨气。当一个人在付出时不断增加怨气,对方内在也一定会接收到这种怨气,并心生愧疚,但随着怨气的加重,愧疚之心也便慢慢消散。这样的婚姻,要么双方继续容忍,要么就是以离异为结局。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父母要优于两性关系,所以,很多人的婚恋一旦遭到父母强烈反对,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顺从父母,而舍弃自己最爱的那个人。也会因为父母中意某个人或逼婚,不得不为了结婚而结婚。这样的婚姻,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必然没有多少幸福可言。
从家族系统排列的角度来讲,在未成年时,与父母关系要优于任何其他关系。当一个人成为成年人,就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部的责任,这个时候,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便需要退守其后,而两性关系便成为第一重要的位置,其次是亲子关系,最后才是关注与父母的关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生命的法则是向前流动的。而我们的父母,其实并不在意自己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他们也很少图孩子如何回报自己,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儿女可以长大成人,自己过得好,并将生命传承下去。而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恰恰是向前看,将自己的小家庭也就是与伴侣关系处理好,然后孙子辈也被照顾得很好,适当地关心和陪陪父母即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无对错是非之分。比如,有的人就觉得节俭是好的,而有的人很有本事可以让生活过得奢侈,他觉得这样才是爱自己。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是最好的。有的人喜欢穿布鞋,有的人喜欢穿皮鞋,哪一种喜好,都无可厚非。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无法违背生命的自然法则,所以,当你已经成为成年人,并与那个人走进了婚姻殿堂,就请记住,两性关系是否和谐,是最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同时,这也是身为父母最希望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