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傅金铃先生书房吃茶品书法

标签:
正定桃园三结义傅金铃书法集王立夫乒乓球训练基地 |
十几年前就听几位喜好书法及书法圈的朋友提起傅金铃前辈,因此每当去正定时,我都会刻意的打听有关傅金铃前辈的信息,得知前辈为人低调,不喜张扬,亦不喜参加宴请。因此,我打消了想让朋友请傅老陪同吃饭的念头,因为招待的东家大部分是政府官员,且擅豪饮,我想也许傅老会不耐经受那种喧闹的场合呢?过了一年又一年,每去正定,傅金铃三个字仍会下意识的在脑海跳跃,如同风铃般铮铮有声,我独自聆听,而未提出请傅老作陪吃饭的意愿,也不好提出请朋友引荐,去拜访傅老,恐会搅扰了傅老的宁静。直到2009年的一天,内画家王立夫先生从深圳回来,我爱人的同乡张再贵请我们吃饭,说起要到正定吃特色。王立夫先生提起傅金铃,意思是让张再贵请傅老一起共进晚餐。我立即随声附合。于是张再贵忙着联系正定的朋友请傅老,就这样,有了我第一次与傅老握手并共进晚餐的机会。当晚坐陪的还有正定人大主任徐炳军,时任新乐法院院长现任辛集法院院长的陈双锁。陈双锁兄与我相识十多年,是我给双锁兄打的电话,双锁兄二话没说就赶了去。那晚,几位朋友推杯换盏甚为热闹,而我观察傅老只与我和王立夫先生寒喧几句,几乎没怎么动筷子,酒更是一滴未沾,出于对傅老的敬重,我也没敢象往常一样乍呼,也只象征性的陪王立夫先生喝了点双锁兄带去的红酒。那次,我一直在观察傅老,但我并未与傅老索要电话,我也未给傅老留名片,尽管我很敬佩傅老的书品和人品。
今天去正定取圆梦超市用我们LED灯的货款,之前,原正定广电局刘银生付局长已经替我们收回放在他那儿。从南门楼驶入文化一条街,今天的文化一条街与往常比相当热闹,车子一辆挨着一辆,相隔几米就站着三三两两的警察,我想大概是“上头”又来人了吧。在中国境内,只要“上头”走到哪里,哪里就会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陪同的车更走前有开道,后有长蛇,人为的造成交通堵塞。无奈,我们只好缓慢的挪动,我也就索性借机观赏路两旁店铺的牌匾,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路边的牌匾五花八门,有的简直不忍目睹......正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正定,乃卧龙卧虎之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孕育出数十位知名度极高的正定籍书法家。最应突出文化品位的文化一条街,政府或有关部门为何不拨出一部分资金,适当的付些润格,或由政府出面请书法家们义务的为家乡“文化一条街”的脸上增点光添点彩呢?待驶出那条街后,我的思绪仍停留在那几块写的很糟糕的匾上。忽的,傅金铃三个字又在脑海中跳跃......
到刘局家后,我没急于说货款的事。第一句话竟是:能否请傅金铃先生出来吃顿饭?刘局说:可以呀,接着又问:你认识他吗?我底气不足的说:前年吃过一次饭,我认识傅老,但不知傅老是否还记得我。刘局给一位朋友打了电话,得知傅老在乒乓球训练基地,于是我们驱车赶去,傅老果然在,最让我欣慰的是傅老竟然没忘记我,我的共同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傅老送给我和刘局每人一本《傅金铃书法集》,而后,坐下来喝茶。考究的茶具,美好祥和的氛围,让我觉得离傅老很近,仿佛是故交挚友般的没有距离。虽然见到傅老我的心很激动,但两杯茶下去,就宁静了。傅老最初表示不出去吃饭,后来,经过劝说,终于答应一同出去。我们选了离荣国府相隔数十米远的一家饭店,傅老的心情很好,他的好心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已八十一岁高龄的傅老,乐观豁达,身体及心态状况良好,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言行都不像一位年过八十有一的老人。大概得益与老人家与世无争,不计较物质,临池不辍吧。傅老有两副对联写到:“喜书法爱好者进草舍研习笔墨,乐志趣相同人会布衣吃茶谈心”“阅尽人情知纸厚,踏遍世路觉山平”,我想这是傅老对世事禅悟的心语写照,对我有所启迪,我想:若能修得傅老:“随缘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的境界,也许会多活许多年,少生些许烦恼。傅老的低调如同雪落无声,他用毛笔击打着金铃,一个个音符跃然于宣纸之上,弹奏出金属的铮铮之声,知音者,会用心聆听......
诸生先生为傅老书法集作的序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傅老徜徉于墨海的心迹足迹。序中这样写到:我接触傅金玲先生的书法已经有几十年了,从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认识傅先生的书法了。作为古城正定书法界的一面旗帜,傅先生积七十年之功,其楷、隶、行、草等书体俱精,真是到了让人可以叹为观止的地步。人品书品俱佳,被今人称为“古城墨宝”。傅先生长期从教育和体育工作,其性格淳朴、开朗,自从正定乒乓球业余体校(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校长岗位上离休后、以书养心,以禅阳性,并将培养后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活动。
观傅先生的书法,可以从中无处得失之道。从三方面来说,一、书人合一。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接触过傅先生的人都知道,从傅先生的数分钟可以读出学养,读出蕴涵,读出其心、智、品运于毫端。其篇章、其墨韵,尽显洋洋大观、浩然之气。二、书行合一。傅先生的书法,不论隶、楷,还是行、草,莫不守正而求新,同样表现在言行上,在立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皆守古训。三、书境合一。和傅先生交往,在感受其书法精妙的同时,还能亲身感受到其高远的精神境界。傅先生将书法与人生相融合,七十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观傅先生书法,书臻境界,然而仍孜孜以求,不以书法家自居,而常以书法爱好者谦世,深得吾辈敬仰。
http://s11/middle/608c943dhb161d848ba8a&690
http://s12/middle/608c943dhb161e3cb355b&690
http://s7/middle/608c943dhb1632f5bb7d6&690
http://s8/middle/608c943dhb161d8e16977&690
我的头发乱糟糟的衣服领也没抻好,傅老哪里像八十多岁的人,精神矍铄神彩飞扬。
http://s13/middle/608c943dhb161d92db15c&690
傅老的朋友刘银生局长
http://s6/middle/608c943dhb161d96ab5b5&690
我自信握住傅老的手,会沾些福气与长寿健康的气息。
http://s3/middle/608c943dhb161da4059f2&690
傅老这把壶用了很多年,润养的温润光滑,包浆厚重,能感觉到茶香从壶体散开来。看到傅老爱茶,我决定下次去一定带一把做壶人顾建余的原矿砂壶送傅老。
http://s8/middle/608c943dhb161d77320b7&690
力透纸背,浑厚遒劲。
http://s6/middle/608c943dhb161d7bf6405&690
http://s14/middle/608c943dhb161d7fc7ded&690
http://s14/middle/608c943dhb161d895033d&690
http://s10/middle/608c943dhb161da7d4fa9&690
我很渴望能拥有傅老一幅墨宝,然后再能拥有两把扇子,一把我珍藏,一把送好友,但看了傅老贴在橱柜门上的这幅“告示”我未好启齿。还好,傅老主动说下次再去给我写一幅字,但我怎好再白要傅老写扇呢?唉!一声叹息。
http://s14/middle/608c943dhb161daab17fd&690
http://s7/middle/608c943dhb161daf75ed6&690
让女儿的小姑给我们照的,在与傅老靠近的那一刻,心里很温暖,好像靠在了父亲的肩膀上。
http://s9/middle/608c943dhb161d7362068&690
在融洽的气氛中,我想起傅老对联中的两句话:“随缘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于是我说:“不如也来个桃园三结义”吧,于是三双手握在一起,不管以后是否被视为戏言,至少那一刻很开心!
http://s4/middle/608c943dhb162449b2583&690
http://s15/middle/608c943dhb16244d8468e&690
http://s15/middle/608c943dhb162450612fe&690
http://s7/middle/608c943dhb1624533d986&690
http://s9/middle/608c943dhb1624570d338&690
http://s5/middle/608c943dhb16245ead2d4&690
http://s14/middle/608c943dhb1624618b28d&690
http://s4/middle/608c943dhb16246467c23&690
http://s11/middle/608c943dhb16246742aba&690
http://s8/middle/608c943dhb1624692afd7&690
http://s7/middle/608c943dhb16246c08b76&690
http://s2/middle/608c943dhb16246fd98c1&690
http://s3/middle/608c943dhb162472b5552&690
我前天才从成都回来,也刚刚体验了傅老诗中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