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原创】挨过皇后一记耳光的宋仁宗并不无能(新浪推荐11年第166篇)

(2011-08-13 07:14:26)
标签:

宋仁宗

挨耳光

分析

宋朝

现象

杂谈

分类: 原创

                  【用心原创】挨过皇后一记耳光的宋仁宗并不无能(新浪推荐11年第166篇)
                         (新浪网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用心原创】挨过皇后一记耳光的宋仁宗并不无能(新浪推荐11年第166篇)
                          (凤凰网论坛首页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挨过皇后一记耳光的皇帝,要数宋仁宗了。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即传奇中用狸猫换来的太子)到了大婚的年龄,皇太后刘娥特意挑选了几个有身份的女子进宫。宋仁宗一眼看上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想立张氏为皇后。但刘娥认为张氏不如平卢军节度使郭崇孙女郭氏,宋仁宗只好按刘娥的意志立郭氏为皇后。刘娥去世后,郭皇后失去了靠山,不但不懂得谦让与宽容,还处处与后宫嫔妃争风吃醋,从而引出了宋朝立国以来第一起废后风波。

    当时后宫还有2个美人尚氏和杨氏都极为得宠。尚美人的父亲因女而得宠而封官加爵,恩宠无遇,一时倾动京城。郭皇后对此大为不满。尚美人知道宋仁宗不喜欢郭皇后,便经常向宋仁宗诉说郭皇后的不是。有一天,尚美人在宋仁宗的面前讥讽郭皇后,刚好被郭皇后听见。郭皇后不胜愤怒,上前要打尚美人耳光。宋仁宗见势不妙,急忙过来劝架。郭皇后已经举手搧出,这一巴掌出尽全力,收势不住,刚好打在了宋仁宗的颈部。

  郭皇后指尖锐利,在宋仁宗颈中划出了两道血痕。宋仁宗只觉得脖子火辣辣地疼,顿时龙颜大怒,但他性格文弱,虽然生气,却没有发作,只是带着尚美人走了。

    宋仁宗被打后,尚美人不断煽风点火,宋仁宗越想越是恼火。宦官阎文应趁机煽风点火说道:“在寻常百姓家,妻子尚不能欺凌丈夫,陛下贵为天子,竟然受皇后的欺凌,这怎么得了。”宋仁宗沉默不言。阎文应又指着宋仁宗脖子上的伤说:“陛下颈上血痕宛然,请指示执政,应该若何处置?”宋仁宗受到煽动,忍不住激动起来,愤然派阎文应去召宰相吕夷简前来。

  吕夷简到来后,立即大谈郭皇后失礼,不足母仪天下。宋仁宗虽然愤恨皇后,但一听宰相提到废后,还是比较谨慎的态度,说:“皇后虽然可恨。但废后一事,却有干清议。”吕夷简说:“废后之事,古亦有之。光武帝是汉代的明主,其郭皇后仅因为怨怼而被废。何况今日皇后打伤了陛下!”阎文应也在一旁附和,说郭皇后身居中宫九年,却没有子嗣,应当废去。宋仁宗激愤起来,决定废除郭皇后。

    宋仁宗要废后的消息传开后,朝中一片哗然。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同知谏院孙祖德、侍御史蒋堂等十多人联名上奏,称“后无过,不可废”,坚决反对宋仁宗废除郭皇后。宰相吕夷简早有准备,抢先一步下令有司不得接纳台谏章奏。宋仁宗则抢在群臣发难之前,下了废后诏书,说郭皇后没有子嗣,自愿退位修道,特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长宁宫(之前称长乐宫)。

    后来,虽经御史中丞孔道辅和谏官范仲淹等率人集体抗争,不仅跑到皇帝寝宫门口进谏,还多次面谏皇帝收回成命,皇帝依然不允,并将孔道辅和范仲淹贬黜出京城,其他进谏大臣罚俸半年。废后之议因此而定。

    这样一位皇帝宋仁宗,是否如同废后之事表现得昏庸无道呢?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宋史》这样评价赞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我们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重文抑武和宽宏大量,以及宋仁宗的发扬光大。否则,也不可能出现前无来者的盛况:第一,中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就占了六家。这六家(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又都活跃在仁宗时代,宋代官员待遇比较优厚,退休之后能够优游林下,吟诗作文。这种厚禄制度,使得官员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创作,所以文学艺术,成果累累,能够流传万世。第二,宋代以科举取士,政府官员都是文学之士,在仁宗晚期,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亮相继为相,欧阳修参加政事,包拯为枢密院副使,司马光知谏院,王安石知制诰,真正称得上人才鼎盛,君子满朝。第三,中国古代能把整个世界推向近代化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罗盘,都出现于仁宗时代。这样的事,历代只有宋代才有,宋代只有仁宗时代才有,作为一国之君,他焉能是无能之辈?

    对于一个皇帝,我们不能只凭成败论英雄。宋仁宗皇帝确实有不少事情没有做成,比如他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才能富国强兵。可是“庆历变法”很快还是失败了。这与他肯定有莫大的关系。好在他并不灰心,对认定的目标,孜孜不倦地追求,即便是在他临死前几年,还在设想努力再来一次彻底变法,尽管最终也未能实施,但这种精神已属相当不易。

    因此,笔者想说,宋仁宗并非是个无能的皇帝,我们过去对他的种种非议和贬低,未必就是适当和正确的,很有必要对其做个实事求是的新评价。历史地全面地科学地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态度。

    我们今天对古人“说三道四”,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汲取古人的经验教训,总结和改进我们当代的工作。与其口若悬河指责古人执政方法与理念,不若踏踏实实做好现在的所有事务,使国强民富由理想成为现实,真正体现中国的伟大、民族的伟大。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