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原创】动车凭证购票之利弊分析

(2011-05-23 07:25:50)
标签:

动车

购票

新规

利弊

分析

杂谈

分类: 原创
   近日,几乎各大媒体都报道了同样内容:根据铁道部6月1日起全国动车组列车实行实名制的统一安排,从5月22日起,各铁路局开始发售实名动车车票,旅客购买6月1日及以后的动车车票须凭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办理。

  据悉,免费乘车的儿童、持儿童票的儿童不实行火车票实名制。目前,车票预售期确定为电话订票为11天(含当天,包括学生票),车站及代售点窗口购票为10天(含当天,包括学生票)。旅客可持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簿等23种有效证件购票乘车,1.5米以上16岁以下未成年人有效身份证件还包括学生证。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同一乘车站只能购买一张实名动车车票。

  铁路部门提醒,旅客须持与车票票面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乘车。遇有效证件丢失或忘带有效证件时,旅客可在车站铁路公安制证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笔者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以后乘坐动车周围的旅客都在公安机关的监管监控之下,人身安全有了根本的保障,不仅对以往可能出现的小偷小摸现象具有遏制作用,还在万一有重大事件发生也能极快地查找当事人,便于紧急处理、提高效率。这无疑是科技的应用导致的管理进步。另外,实名制确实也能够较好地保证购票有序,杜绝非法倒票行为。

    忧的是,小小车票包含了许多个人信息,即便废票也不能随意乱放乱扔,必须妥善保管,否则个人信息资料漫天乱飞绝对不是件好事。何况,只能用有效身份证明才能购票的规定,要求所有出行者必须提供有效证明,既是一种强制,也是一种强权,不仅预示着铁路部门从此是“强势”一方,而乘客变为“弱势”群体;还给广大出行人增加了不便:哪怕是一家人出发也要拿着一叠身份证去购票,若单位组织外出那就更加麻烦,所有出行人证明“一个也不能少”,收集保管发还身份证的工作压力徒增不少,尤其是想为外地来客提前代买动车票就愈加不方便了。

    分析到此,或许有人说,大家乘坐飞机不也是需要身份证明的吗?为何不说飞机购票不便,偏偏指责动车?其实,这其中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毕竟,乘坐飞机的人,远比乘坐动车的少,即使增加了麻烦也只是涉及到少数人,而火车历来是大多数出行者的首选,若是一项政策、一种规定,涉及了大多数人的权益和便利问题,就不能不加以谨慎考虑了。

    换个角度讲,我们不愿看到新规定中,隐约包含了“收费”的项目。也许出于便利群众的目的和初衷,新规定有这样一条:“遇有效证件丢失或忘带有效证件时,旅客可在车站铁路公安制证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但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出其中的“奥妙”,在车站铁路制证口制作临时身份证明,不可能是完全免费的,这种规定岂不是增加了新收费项目?这种无形中开辟新的财源,恐怕只有制证单位才会“笑口常开”吧?

    作为国家重要的运输部门,出台一些规范制度和做法,肯定是应当和必须的,无可厚非。但我们希望在提供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能多从群众的利益去考虑、多从百姓的需求去考量,而不仅仅是站在部门利益和角度去把握?倘若,一切改革、一切改变,都立足于只是服务、只有改进,而不是增添麻烦、增加收费,这才是最受民众欢迎的举措。

    也许笔者的想法过于偏激、分析过于局限,但毕竟这种分析的出发点是站在维护广大乘客利益基础上的,还望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别“揪小辫子”、“打闷棍子”,否则也是一种堵塞民声、拒绝民意的行为,会或多或少伤害铁路形象。以上意见,愿与各位商榷,有不妥当之处,虚心接受立即改正。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