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具体原因正在调查内情:此立交桥通车才五年
此次塌桥,究竟是因为车辆超载?还是因为桥质量有问题?对此网友议论纷纷———
有网友猜测,事故原因可能是货车超载导致的。较早前广播也曾在报道时称,立交桥倒塌事故是由于运煤车队卡车严重超载导致。
网友“全小狮子”在微博上说,坍塌的春晖立交桥,位于上虞开发区,连接南环线和104国道,平时车流量很大,包括很多过境的大型车辆。大量的超载货车成群结队经过,严重考验着大桥。以后的设计师设计中国的桥,都要把设计载重量几倍计算,因为那些大货车通常都是几倍超载的。
不过也有网友连称没想到。网友“爱当懒羊羊”说:上虞春晖互通立交桥建好不过五六年。一早听说有桥塌了,还以为是赵家大桥,怎么也想不到是春晖立交这样的新桥。想想真是后怕,天天从这桥上过,走的正是这一道!
官方:具体原因正在调查
在浙江上虞官方新闻发布会上,很多记者向上虞市交警大队的大队长田立钢提问:车辆到底有没有超载?
记者得到的官方消息是:车辆到底有没有超载,要经过称重之后才能确认。至于桥的设计方面,官方也称:需要通过专家的论证之后,才能得出具体事故的原因。
内情:此立交桥通车才五年
据媒体报道,总投资达1.084亿元的三环春晖互通立交桥工程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工,该立交桥由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2006年4月28日正式完工通车。
厦门路桥建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工在回答杭州网记者咨询时表示,立交桥的具体使用年限和承载量要看各个桥的设计方案,不过一般的道路桥梁寿命是50年或100年。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说设计师都已经下班了。
这段报道极有水平,一切尽在不言中。笔者读后很是欣赏,想就此事发表点粗浅看法。
如今,事故已出,找到坍塌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就一般意义分析,立交桥的坍塌不外乎几种原因:或设计问题,或质量问题,或严重超载问题,或几种原因兼而有之综合问题。在笔者看来,无论何种原因,其中都摆脱不了相关责任人的失职渎职甚至是犯罪的问题。
其一,从设计层面说,所有道路桥梁设计都有专门部门与技术人员施为,且环环相扣,层层把关,按说是无法将“忽悠人”的设计图在匆忙中“出炉”的。笔者不敢说没有可能,却实在可能性极小。试想,那么多的专家不可能都“白吃干饭”吧?!
其二,从建造质量说,有发包甲方、有承建乙方、还有监理的丙方,不可谓手续不多,不能说关口不严,但曾经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质量问题并不因经手人众多而能完全杜绝。近些年出现的“篾盖盖”“楼脆脆”“桥塌塌”“路垮垮”“墙歪歪”事件,其实就是建筑领域中腐败现象的集中反映。
其三,从严重超载说,运输单位与承运个人在利益驱动下,确实可能做出“多拉快跑”甚至是严重超载的情况,但就桥梁的设计而言,不可能不保留相当的安全系数。退一万步说,即使超载确定无疑是桥梁坍塌的主要原因,也还有交通部门、交警部门的管理缺失监督缺乏等深层次缘故吧。焉能只是“棒打”运输者一方的“屁屁”?
春晖立交桥作为投资超亿元、通车未满6年的重点工程项目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坍塌?真是值得好好研究一番、调查一番。毕竟其中有“多深的水”现在还未能得知,但直觉告诉我们结果“一定不简单”。
假如仅是设计水平有限或设计失误而致使发生事故,我们不怕(倒不是不需要问责)。今后提高水平、积累经验,搞好审计,严格审核,就能杜绝此类问题再发生。
假如确属车辆超载和管理失当而导致出现事故,我们也不怕。将来加强路政管理、强化运输监督、堵住超载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就能消灭事故苗头、抑制杯具出现。
假如因为发包方利用手中权力层层转包、层层克扣施工款项而使得实际施工资金有限;或施工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唯利是图而不顾建设质量;或监理部门“睁一眼闭一眼”,与施工方沆瀣一气、从中渔利等,那问题就大多了。建设问题一旦掺杂了腐败因素,只要“硕鼠”不除,“豆腐渣”工程就无法避免,质量事故就无法根绝。
笔者之所以最怕出现腐败因素,并非是凭空想象、异想天开,而是深知腐败的危害之烈。
我曾在网络看到一位颇具专业背景的网友对此事故的评价:从网上的图片看,应该是桥有质量问题。如果超载车辆压断了桥,那么桥面应该先有明显的形变和破坏,而且桥面的折断应该呈V字形,断裂的口子应在桥面板的中间偏下位置;“但现在这座桥的破坏情况显示,明显是桥墩有问题”。
杯具的是,我还在记者的报道中,发现从上虞新闻网可以获悉,春晖立交因属投资超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在建时当地领导曾去视察,要求“早出形象、快出形象、出好形象”,加快建设速度。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一味追求速度而影响质量,一味强调形象而无视规律,在“得不偿失”的背后,质量如何保证?安全如何保障?看来“政绩工程”不消除,“形象作秀”不根绝,“桥脆脆”、“楼歪歪”还会不断出现。
虽然上虞春晖立交桥坍塌真相待查,但事故本身已经再次敲响警钟。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管理来不得丝毫懈怠;安全保障问题是最大的民生,政府一切行为必须合乎规律顺应民心;腐败问题要坚决打击,不能心慈手软,事故责任定要水落石出,不能马虎过关。
桥坍塌了可以重建,腐败之毒不清除的话,掺杂在建设中的“私欲”与“贪婪”,将比“偷梁换柱”的钢筋、“低标掺假”的水泥危害更大。若没有足够重视,也许不久的将来,坍塌的就不仅仅是一座上虞立交桥了。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